本报讯(记者周子琪 通讯员秦伟萍 潘攀)11月20日,桂林—恭城—贺州公路(桂林至钟山段)№3合同段(以下简称:桂钟路3标)最长隧道大观亭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标志着桂钟高速建设进入年度目标冲刺阶段。
据了解,大观亭隧道起点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终点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大源村,全长5642米,是桂钟高速全线最长隧道。该隧道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全体建设者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推动施工建设稳步前进。
针对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边坡不稳定的难题,公司研发并应用了隧道三维地质可视化综合预报技术,让隧道超前预报更直观、可靠、准确,实现地质异常体空间可视化,消除物探误差,为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为保证施工过程绿色低碳,公司首次将新能源罐车和新能源铲车引入项目建设,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通过使用隧道自动喷淋系统及变频静音射流风机,既能降低隧道内外噪音,同时提高隧道内空气质量。
截至目前,桂钟路3标已累计荣获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国家级协会微创新成果、2项区级QC质量奖,并成功斩获全国交通建设“微创新”一等奖,“多源数据与物理机制驱动的隧道施工风险智能预警技术研发与应用”课题获自治区科技厅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