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兰陵王》
在桂林“山剧场”震撼上演
导演:桂林艺术节赋予了这个戏新的生命
▲话剧《兰陵王》剧照
本报讯(记者周文琼 文/摄)10月31日晚,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编剧,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的话剧《兰陵王》在桂林虞山公园的“山剧场”隆重上演,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审美的戏剧盛宴。
话剧《兰陵王》以南北朝北齐时期为背景,那段政治动荡而文化交融的历史,成为剧中人物命运起伏的宏大舞台。历史上的兰陵王高长恭,既是“四大美男”之一,也是沙场上戴面具冲锋的猛将,最终因功高震主被君主赐死。而话剧并未止步于史实的再现,而是以现代戏剧视角重构叙事,展现罗怀臻的现代性戏剧理念与王晓鹰对中国式舞台意象的深度探索。
全剧分为四幕,从佩戴女性面具的隐忍求生,到戴大面完成复仇、迷失本我,再到母亲牺牲唤醒其真实自我,层层推进,寓言般揭示“面具”之下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挣扎。
“人们其实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困境当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挤压,你怎么去面对?我们借助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来讲述。”王晓鹰说,这部戏运用了古老的傩戏等传统元素,是希望借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或者原始的活化石文化为观众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让它带着我们的文化基因和传统文化古老的样貌传递新的一切。
演出过程中,舞台与桂林山水浑然一体,红绸、铁笼、大面等意象在夜色中交织,营造出诗意而震撼的视觉张力。市民张女士在观演后感慨:“剧情紧张时,山风骤起,与舞台氛围高度契合,这样的观演体验非常特别。”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现场爆发热烈掌声。
王晓鹰在演出结束后说:“《兰陵王》上演以来,第一次在这样特殊的户外剧场上演,观众们可以看到演员的服装随风飘动,尤其是能听到风吹麦的声音,这些东西在剧场里不会出现。这是露天演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的演出有了一种特别的生动感。桂林艺术节赋予了这个戏新的生命。”他表示桂林的自然元素与剧情情绪相呼应,形成了艺术与环境的深度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