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十四五” 奋进世旅城】桂林:此间山水正焕新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5-10-27 09:37:49 我来说说 阅读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名,正被注入创新的灵魂与时代的活力——

  “窝囊漂”的清凉沁人心脾,“千里江山图”的奇伟震撼人心,一批多元业态场景的涌现,激发桂林文旅发展活力;接待游客总人数941.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50亿元,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百余项文旅活动引燃消费市场;象山景区咖啡机器人递上拉花咖啡,“AI桂林”文旅大模型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式上线,人工智能技术为千年桂林插上智慧翅膀,开启桂林文旅崭新时代……

  在一体推进的文旅业态、营销、管理焕新中,一幅笔墨酣畅、气象万千的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新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铺展。

  业态焕新 催生万千气象

  随着电视剧《阵地》在央视热播,“跟着电视剧《阵地》游桂林”的热潮掀起,七星岩、雁山园、独秀峰·王城景区等剧中同款场景也先后“上新”一系列沉浸式文旅体验,让桂林文化抗战的历史可触可感。

  “看了《阵地》,了解到里面很多取景点都在冠岩,想来感受一下。体验之后,很多剧中的场景在脑海里出现,身临其境,非常震撼。”游客赵先生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桂林市全力推动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坚持以文旅焕新促转型。

  从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上一路俯冲,全州天湖滑雪场释放着冰雪运动的魅力;来到阳朔金宝河畔岩邦户外营地,极限运动飞拉达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体验,还有户外攀岩、动力滑翔伞、低空蹦极……一个个新奇好玩的体旅项目,赋予山水画卷“4D”氛围感受,拓展着山水旅游消费的新增长点。

  遇龙河“金龙巡游”名扬中外,龙脊“星光梯田”点亮山间浪漫,漓江源“窝囊漂”洗去夏日暑气……各地层出不穷的新品牌、新玩法让游客每次来到桂林都有新去处、新感受。与此同时,14条“周末游桂林”线路、2条县域“宝藏小城”户外徒步路线、32个桂林旅拍打卡地的发布,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而放眼桂林各式各样的老厂房、剧院、文博场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在精心打造的“四季皆可游、昼夜都精彩”全时产品体系将更加丰富市民游客的居游体验,不断创新的文旅业态让桂林已成常态的“文旅热”持续焕发生机。

  融合转型 点“山水”成“金”

  在2025桂林半程马拉松上,“文旅+体育”的融合联动,产生直接经济贡献0.89亿元,联动文旅、商贸、物流等关联产业形成1.46亿元延伸效益,综合经济影响达2.34亿元;在2025桂林艺术节,“文旅+演艺”的融合探索,让观众可凭演出票根,享受全市百余项消费优惠政策,优惠种类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在沉浸于艺术盛宴的同时,玩转桂林的山水与烟火。此外,“文旅+低空旅游”,让游客得以从全新视角俯瞰山水画卷;“文旅+康养”则在绿水青山间开辟出疗愈身心的净土……换言之,“文旅+百业”的创新融合,可以生发出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文旅融合转型升级的浪潮在山水间持续涌动。近年来,桂林市加快提升品质,推进文旅焕新,其中,象山景区的转型最具代表性。自2022年1月31日全面免费开放以来,象山景区的游客量实现飞跃——2024年接待游客达600多万人次,较免费前年均200多万人次增长近3倍,景区周边的消费业态日益红火丰富。

  桂林市还通过精心策划一批特色活动,创新宣传桂林新玩法、新体验,彰显国际化、年轻态的城市新形象。

  仅今年以来,春节期间两场盛放的焰火开启了桂林新一年的“文旅热”。随后,桂林东漓古村嗦粉斗茶歌圩会、第十一届龙脊梯田国际文化旅游节、“三月三”民族村寨游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接连霸榜热搜。“2025致敬经典·桂林山水音乐节”成功举办,邰正宵、李翊君、吕方等跨时代歌手及本土新锐与近2万观众在山水间共享音乐盛宴,还有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2025桂林艺术节、2025桂林马拉松……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桂林处处有精彩、月月有看头,文旅“流量”也正在切实转化为消费发展的“增量”。

  科技赋能 引领产业升级

  象山景区,AI拉花咖啡机器人上岗即受热捧,拥有极高效率的双机械臂,精准勾勒出象鼻山、漓江竹筏等图案,游客们手捧专属“山水咖啡”,感受科技带来的惬意;漓江景区,“AI文创旧报纸拍摄机”一键为游客生成新颖的“桂林山水头条”旅游纪念,站在拍摄机前,游客们摆造型、选模板,留下格外有仪式感的“旧报纸”照片。

  数字技术为桂林这幅千年山水画卷添上了“赛博朋克”的笔触,科创赋能带来的事半功倍效应更让人眼前一亮。

  在遇龙河景区指挥中心,依托5G+全域监管平台“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理,遇龙河全流域30多公里的情况在一块大屏幕上全方位实时显示着,AI大数据还可对游客行为、竹筏航速、水域污染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隐患秒级预警,既为景区管理提质增效,又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今年9月,由桂林市与人民网深度合作研发的“AI桂林”文旅大模型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式上线,标志着桂林全力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取得又一新成果。“AI桂林”文旅大模型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融入人民网“主流价值语料库”与“桂林文旅特色语料库”深度训练而成,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依托这一技术底座,“AI桂林”微信小程序、桂林文旅数智大使“桂灵儿”同步面向公众开放体验。

  而随着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游客和市民需求为中心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旅游服务体验正在变得更加安全、舒适、人性化。

  发展的笔触描摹漓江两岸,将挥洒向更广阔的天地。桂林正以愈发自信与开放的姿态,执“焕新”之笔,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