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的周先生向记者反映,10月12日晚,他的姐夫张先生及其亲戚刘先生在同村邻居家吃了酸汤子,随后被紧急送医。13日,龙江县人民医院急诊工作人员表示,张先生不幸离世。记者获悉,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周先生称,12日晚,他的姐夫张先生以及姐夫的亲戚刘先生,帮助邻居收割玉米,晚上留在邻居家吃饭时食用了酸汤子,当时有六七个人吃晚饭,只有张先生和姐夫的亲戚刘先生吃了酸汤子。随后身体突然不适,被紧急送往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他表示,村里距离龙江县人民医院有30多公里,他的姐夫张先生还没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刘先生还在医院的ICU病房抢救。
记者获悉,对于姐夫张先生的死亡原因,周先生称暂不清楚,之后当地相关部门将对遗体进行法医鉴定。
13日,龙江县人民医院急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晚确实接到了来自上述村庄的两名患者。其中,张先生已不幸离世,目前并不清楚另一人状况。
随后,龙江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12日晚接到了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具体原因以官方通报为准。
何为“酸汤子”?
酸汤子是一种用发酵面碴子做的面条状的食物,是酵米面的一种,吃起来会有酸味的香气。食用下锅时要用一个小漏斗挤成面条状,熟后汤中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因此故名。比起面条而言,它的风味更特别,堪称“东北螺蛳粉”。
据报道,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食用酸汤子引发中毒,致9人死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真凶”米酵菌酸,究竟有多“毒”?
国家卫健委紧急提示:慎吃!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紧急发布提示: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其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来源 | 极目新闻、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