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阵地》开播!桂林各界干部群众踊跃观看

来源: 桂林晚报 2025-09-17 09:54:06 我来说说 阅读

  山河破碎,文脉不断

  以笔为枪,文化抗战!

  电视剧《阵地》

  今晚(9月16日)

  接档登陆CCTV-1黄金时间

  《阵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也是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图片

  在众多抗战题材的国产剧中,大多数作品都侧重于展现武力战斗和军事策略等方面,而聚焦于文化、思想抗战的作品则极为少见。《阵地》的出现填补这一空白。

  该剧以1938年至1944年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为背景,首次全景式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中国文化界以笔为枪、坚守文化阵地的壮阔历史。

图片

桂林各界干部群众收看

  电视剧《阵地》

  《阵地》把时间设定在1938至1944年期间,此时中国抗日战争已进入中后期,虽然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但这也是抗战最为关键的时期。前线战场的战略固然重要,而后方战场的精神激励同样不可忽视。

  抗战全面爆发后,山河破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周恩来的直接指示下,李克农、夏衍等中共骨干南下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复刊《救亡日报》,广泛团结郭沫若、田汉、巴金、徐悲鸿、丰子恺、柳亚子、陶行知、欧阳予倩、焦菊隐等百余位文化、教育、艺术界精英,以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文化长城”。

  “早就盼着这部剧!”桂林市民准时守候

  “全家六口人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就为等这部剧!”桂林象山区市民车志龙一家三代人齐聚客厅,共同收看了《阵地》这部史诗之作。

  车志龙表示,他早在剧组筹备阶段就关注到《阵地》:“桂林抗战文化城是中国人精神抗战的缩影,但过去影视作品很少聚焦这段历史。《阵地》第一次把郭沫若、巴金、徐悲鸿等文化巨匠以笔为枪的故事搬上荧屏,我们全家都期待已久!”

车志龙一家三代人齐聚客厅共同收看《阵地》  (记者陈静 摄)

  播出当晚,车志龙年过七旬的父亲看得感慨万分,读小学的小女儿不停追问历史细节,妻子和大女儿则被冯绍峰、徐璐等演员演绎的文化人风骨深深打动。

  更让车志龙欣慰的是,这部剧成了家庭教育的生动教材。他说:“孩子们通过剧情直观理解了什么是文化抗战,为什么说精神长城比物理防线更坚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精英用笔墨唤醒国人的历史,值得被永远铭记。”

蒙祚霆、蒙祚禹兄弟俩被《阵地》深深吸引。(记者陈静 摄)

  在市民陈女士家中,剧情同样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读小学五年级的哥哥蒙祚霆被剧中的英雄气概所震撼,他说:“以前觉得打仗就是拿枪,原来用笔、用戏剧也能战斗!”而幼儿园大班的弟弟蒙祚禹虽然年纪小,也被紧张的情节深深吸引,懵懂地感受到了“保护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种方式”。

桂林市民在家收看《阵地》  (记者刁一真  摄)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教师、驻广西桂林市恭城县栗木镇上宅村工作队长杨焯程克服简陋条件,特地用电脑收看《阵地》

  “以历史烽火淬炼新时代使命担当”不少机关单位组织集体观看

  除了广大市民自发在家中观看,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武警桂林支队、独秀峰王城景区等不少桂林的机关单位及企业也组织广大职工或在家或集中在一起,收看了《阵地》这部电视剧。

  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组织全市20个消防救援站、500余名指战员集中观看电视剧《阵地》。在中隐路特勤站会议室内,消防员们身着"火焰蓝"整齐端坐,全程沉浸于1938年桂林文化抗战的烽火岁月。

  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中隐路特勤站的消防救援人员正在观看《阵地》(记者陈静  摄)

  "剧中文化精英用笔墨守护民族魂,恰似我们用生命守护人民安全。"中隐路特勤站指导员周东波在观看后难掩激动。他告诉记者,他们选择《阵地》作为主题教育教材别具深意:"抗战文化工作者以笔为枪构筑'精神长城',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也要筑牢'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思想阵地。

武警桂林支队战士集体收看电视剧《阵地》  (记者刘伯辉 摄)

  特勤站消防员小唐观看时格外专注:"才知道桂林七星岩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抗战时期的'文化防空洞'。作为驻扎在桂林的消防员,守护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守护它的消防安全同样重要。"

  临桂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观看《阵地》 (记者陈静 摄)

  荧幕上,文化精英们以文稿画作抗击外侮;荧幕下,消防指战员们抚摸着战斗服上的徽标陷入沉思。“当年他们用笔墨唤醒国民,今天我们用水枪守护平安——虽然战场不同,但忠诚与奉献的底色从未改变。”周东波的话语引得全场掌声雷动。这场跨越86年的精神对话,正在桂林消防队伍中燃起新的使命之火。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组织各位员工在家收看《阵地》  (记者何平江 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组织各位员工在家收看《阵地》   (记者何平江 摄)

  希望影片让更多人了解桂林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这里除了自然山水还有优秀历史文化

  《阵地》的开播,也引起了桂林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一位亲身参与过该剧部分前期工作的专家,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凌世君对《阵地》的播出倍感期待。她认为,桂林的文化抗战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历史,汇集在此的优秀文化名人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抗日、凝聚民心。“这段历史不仅属于桂林,也属于中国,甚至是属于世界的。电视剧就是承载、宣扬那一段历史更好的方式,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到桂林抗战文化城的辉煌成就。”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凌世君在家收看《阵地》   (记者肖伟明  摄)

  广西红色文化旅游协会秘书长郭农也收看了《阵地》。他告诉记者:“该剧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及太平路《救亡日报》旧址取景拍摄,作为桂林人,对此深感自豪。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部剧,了解桂林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知晓桂林除山水外还有优秀历史文化。”他还透露,桂林红色旅游协会旗下旅行社早在两个月前就已设计以抗战为素材的红色旅游及研学线路,并期待借此传递出更多正能量。

独秀峰王城景区,大家露天收看《阵地》  (记者何平江  摄)

  广西升辉旅游投资集团董事长戴东辉,与大家一起在独秀峰王城景区门口收看了《阵地》。这部期待已久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正式开播,戴东辉看得格外认真,并为革命先驱所付出的心血感动不已。他说:“抗战时期,桂林汇聚了众多文化名人,广大桂林人民也深切感受到他们所凝聚的革命力量。希望这部电视剧能持续热播,让更多人了解桂林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9月16日起

  《阵地》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

  以及咪咕、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同步播出

  欢迎大家准时收看!

  来源丨记者陈静 何平江  刘伯辉 刁一真 肖伟明

  综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