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百香果成熟的季节,在灵川县各处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黄绿色的果实如灯笼般缀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果香,种植户们正穿梭其间进行采摘,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种植户喜迎丰收,笑容满面。王道梅摄
走进灵川县九屋镇祠堂村委蒋家村种植基地,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青翠欲滴的藤蔓沿着整齐的支架蜿蜒伸展,藤蔓之下一颗颗饱满椭圆的百香果垂坠点缀其间,果皮在秋阳的照耀下泛着温润的黄绿光泽,种植户们身影忙碌却喜悦地穿梭于果园中,将七八分熟的百香果摘下放入桶中,随后第一时间将一筐筐新鲜的果实运往集散点打包装箱,通过快递或者运输车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保鲜,黄金百香果刚采摘下来时大多是黄绿色,存放一两天后就会变成金黄色,这时大家就能吃上口感最佳的黄金百香果。
种植户在采摘黄金百香果。王道梅摄
黄代弟和丈夫今年一共种植了五亩黄金百香果,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批采果期。她告诉记者,家里的百香果基本上靠微信朋友圈就能卖出去,寄往广东、上海等外地的都有,非常畅销。“陆陆续续可以摘到国庆以后,今年大概可以有将近五万的纯收入。”黄代弟面带喜悦地说。
祠堂村委是灵川县较早推广种植百香果的地方之一,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种植管理,当地所种植的黄金百香果品质优良、口感清甜,十分受市场欢迎,目前规模已经达到400亩。“近年来,我们主打种植黄金百香果品种,通过“合作社+村民”的模式,有效地带动当地村民共同种植“致富果”。灵川县九屋镇祠堂村党支部书记石树文说。
种植过程中村民坚持使用有机肥料,杜绝化学激素和催熟剂,通过人工除草、物理防虫等绿色防控技术,确保果实自然成熟。再加上地方政府联合农业部门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和当地种植带头人深入田间,指导村民开展修剪、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工作,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态种植技术,确保每一颗百香果都达到优质标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推广,如今九屋镇共种植百香果800余亩,分布于祠堂、石洞、西岭、东源等多个村委,种植黄金百香果一亩一年能带来一万元左右的净利润,真正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收购商运用机器快速分果。王道梅摄
而在兰田瑶族乡的黄金百香果临时收购点,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村民刘勤美和丈夫正帮着收购商选果,只见她把黄金百香果倒进选果机,一边麻利地挑出裂果、坏果等劣果,一边将品相达标的果子拨进传送带,最后按大小自动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等级装箱。果农们陆陆续续开着农用车赶来,车上装着刚从园里摘下的百香果,一到收购点便卸下来。经过选果、称重、装箱等几道工序,就能当场和收购商结清货款,整个流程简单又高效。刘勤美告诉记者,为了方便村民们卖果,他们在家里设置了临时收购点,将散户种植的黄金百香果统一选果装箱后,一齐销售给收购商。“收购商一般三五天来拉一次货,我们一天可以收五六千斤果子。我们的果子也是很香很甜的,顾客很喜欢。”刘勤美说道。
据了解,近年来灵川县充分依托生态优势,因地制宜选取优势品种,精进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如今全县种植百香果面积2700余亩,年产量3800余吨,总产值近4000万元。接下来,该县将围绕“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动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并积极探索“采摘+休闲”的农旅融合模式,让百香果产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通讯员 唐俊杰 王道梅 唐君琪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