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保卫战铁血后卫将军吴展: 岂让铁蹄践沃土 甘将碧血染丹枫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5-08-29 10:35:09 我来说说 阅读

  吴展将军像 记者张苑 翻拍

  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的吴展将军纪念园。(资料图片)

  吴展将军纪念园里的石碑上记述着他的生平事迹。(资料图片)

  英雄档案

  吴展(1909—1944),字镜清,号鸿光,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人。追授少将军衔。1944年,在桂林保卫战中,吴展率领的部队承担掩护司令部撤离的后卫任务。他与战士们一起殊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中弹身亡,以身殉国,实现了他“与桂林城共存亡”的庄严誓言。时年35岁。1985年,民政部追认吴展为革命烈士。2015年,吴展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本报记者 张苑

  寻迹:浩气映山水,瑶乡传薪火

  走进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在“抗日英雄浩气永存”主题板块前,吴展将军的照片陈列在“英雄墙”上。与他同在一面展墙上的,还有陈济桓、阚维雍、吕旃蒙等著名抗日将领的照片,他们都牺牲于81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桂林抗日保卫战。照片中的吴展一身戎装,眉宇间透着坚毅。这坚毅的目光,与位于100多公里外的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镜清园”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

  “镜清园”是家乡人民为吴展将军所建的纪念陵园,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瑞狮岭。园内有纪念亭、纪念塔以及衣冠墓。陵园里立着刻有“铁血丹心”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这位抗日英烈的生平事迹,还有一首后人为他做的诗:“岂让铁蹄践沃土,甘将碧血染丹枫。薪传不断楷模在,赤胆忠心永效公。”

  烽火印记:“成仁于枪林弹雨中,忠骸还诸天地”

  吴展年少时就立志从戎,报效国家。他1928年考入南宁中央军政学校第一分校第二期高级班炮科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15军历任排长、连长、副官主任、参谋及营长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展调第16集团军第31军担任特务营营长。当时广西大部分部队北上鄂皖抗日前线,吴展随军转战大江南北。1939年,日军进犯广西,第31军奉命调回广西整训。

  1944年8月,时任陆军第31军131师392团团长的吴展奉令到桂林城北门至甲山口一带迎击敌人。10月底,日军出动八九万兵力,由灵川、高尚、海洋坪三路向桂林围攻。当时负责桂林城防的兵力总共只有2万多人,敌众我寡,兵力悬殊。桂林驻军的任务是坚守待援,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如此,守城将士仍义愤填膺,严阵以待。吴展所率392团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他们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将生死置之度外。吴展在给妻子的绝笔信中写道:“我等誓死与桂林城共存亡……”言辞壮烈,感人至深。

  1944年11月,桂林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以131师余部孤守城池,令担任正面阵地防御的吴展率392团担任后卫掩护司令部撤离。此时,131师指挥所被敌围攻,师长阚维雍自戕殉国。吴展完成掩护撤离的任务后,即率余部200多人奋力反击突围,在桂林侯山坳与敌人展开激战,在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以身殉国,年仅35岁。

  吴展烈士的后人在纪念碑文中这样写道:“吾父抱与城存亡决心,外援断绝,终以众寡悬殊,成仁于枪林弹雨中,忠骸还诸天地,莫正丘首,泣血衔哀,曷其有极。”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