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腰的纪忠亭。这是后人为了纪念吕旃蒙等三位抗日英雄将军所建。 记者张苑 摄
英雄档案
吕旃蒙(1905-1944),湖南永州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少将,追赠中将。1944年,在桂林保卫战中,他写下“愿与桂林共存亡”的遗书后率部浴血抵抗日军,身中数弹,壮烈牺牲。201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吕旃蒙烈士光荣名列其中。
□本报记者 张苑
寻迹
昔日牺牲地,今朝换新颜
8月,烈日炙烤下的七星公园蒸腾着热浪,公园内的普陀山下却绿树成荫。顺着石阶登上山腰,高耸的三将军殉职纪念塔映入眼帘。这是为了纪念81年前的那场桂林保卫战中牺牲的三位爱国将领所建,吕旃蒙就是其中之一。墓碑上清晰镌刻着吕旃蒙将军的战斗故事,黑底金字见证着81载的岁月沧桑;不远处的纪忠亭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兵,默默守护着逝去的英魂。
而在桂林甲山附近的桃花江畔,原桂林德智中学的旧址上建起了一所新的中学——桂林市第三中学。这里曾是吕旃蒙将军的牺牲之地。如今81年过去,昔日的战场变成朝气蓬勃的校园,现代化的校舍、漂亮的操场一应俱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充满希望。
烽火记忆
他用生命守护桂林城
吕旃蒙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一户殷实家庭。祖父与父亲文武兼修,受家庭熏陶,他自幼亦能文能武。少年时期,他目睹军阀混战下民族危亡、民生疾苦,中学毕业后便毅然投笔从戎,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开启军旅生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以满腔热情投入战斗中,并于1939年调第六军第二预备师任上校参谋长兼补充团团长,参加了闻名中外的昆仑关战役。战斗中他肩颈负伤不下火线。此役歼灭日寇两千多人,缴获各种枪支两千多支,重创日寇。1940年,吕旃蒙又调第四战区长官部任少将高参,分管桂南靖西、龙州、钦州、防城阵地,备战抗日。1941年他驻防南宁、龙州、玉林等地,运筹帷幄,在军事方面功勋卓著。
1944年9月,日军向广西发动攻势,守军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未能击退敌军。11月初,日军攻占永福,截断了桂林与柳州的交通。为保卫广西东北交通枢纽,战区以十六军团第三十一军第131师、第四十六军第170师特种部队及其他特种部队共同负起坚守桂林三个月的战略任务。时任第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的吕旃蒙临危受命,明知敌众我寡,难以长期固守桂林,他仍主动请缨“驻守桂林,与敌决战”。他坚定地说:“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当此国难时,与城共存亡!”
10月底,侵华日军集主力军团及炮兵部队约10万人从三路猛扑桂林。抗战军在第三十一军贺维真军长、吕旃蒙参谋长的指挥下,利用工事和溶洞地形奋起抵抗,经数天的前哨激战,敌人死伤累累,守军岿然不动。之后,江东第三九二团指挥所被围于七星岩,日军向岩内施放毒气,团长率部苦战三昼夜,数百官兵壮烈牺牲。随后,江东、江北相继失守,日军趁江水暴涨强渡漓水窜入城内,截断交通、破坏指挥机关,桂林陷入混战。
11月9日晚,第131师指挥所遭敌猛攻。第三十一军及防守司令部官兵四面冲杀,展开肉搏,血战至次日拂晓。11月10日,因敌众我寡、久战无援,吕旃蒙身中数弹,牺牲于德智中学附近阵地。此役,防守司令部中将参谋长陈继桓及数百名校尉官、数千名士兵一同殉国,其惨烈程度为抗战时期城防战役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