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大型昆虫现身,桂林这些“巨无霸”你认识吗?

来源: 桂林晚报 2025-08-01 10:09:21 我来说说 阅读

  近日,记者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由保护区和广西师范大学昆虫调查团队合作开展的综合科学考察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昆虫调查团队在保护区内接连记录到12种大型昆虫,其中包括有“昆虫界大熊猫”之称的阳彩臂金龟,以及麦克齿蛉、越中巨齿蛉、冬青大蚕蛾、樗蚕蛾、穹翠凤蝶、双叉犀金龟和金秀星天牛8种保护区新记录物种。这些“空中巨虫”和“林间重甲”不仅刷新了猫儿山的物种清单,也以夸张的体型和绚丽的色彩,为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写下生动注脚。

  昆虫调查团队领队、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维安教授指出,这些物种对栖息地完整性和水质要求极高,它们的集中出现,印证了猫儿山作为漓江源头的生态屏障功能依然稳固,印证了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成效。

  

f99a749ca08561f468705c410e140a5d_3baef00d99a8f64c550e09cae171308d27e029a2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png


  据介绍,此次考察活动是猫儿山保护区时隔25年重新开启的昆虫科考,记录到的这些大型昆虫不仅为猫儿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印证了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下一步,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将持续跟踪这些大型昆虫种群的生存动态,在做好物种保护的同时,探索社区共管与科普研学相融合的新模式,让这些“巨虫奇观”成为公众看得见、护得住的自然遗产。

  01阳彩臂金龟:昆虫界的“大熊猫”

  阳彩臂金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中国最珍稀的甲虫之一,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稀有的数量,被誉为“昆虫界大熊猫”。阳彩臂金龟为大型甲虫,鞘翅呈现独特的金属铜绿色与金黄油彩交织,有着“黄金圣甲虫”般的华丽外观,雄虫拥有超长的前肢,超过体躯长度,格外威武,也被誉为“长臂大侠”。该物种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当地具备古老的真菌网络、完整的分解者群落以及未被干扰的森林演替过程才能保证其生存。

  

599b1990fd497dfc8166330cd5197473_bb85df12da38d5654025316031a91197d716fba0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维安介绍,阳彩臂金龟生境狭窄,其体型庞大、色彩艳丽,雄性前足特别长,躯体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导致人为捕采严重,野外生存数量越来越少。该物种曾于1982年被宣布在中国灭绝,2004年在江西被重新发现。阳彩臂金龟这一珍稀物种在猫儿山现身,正是对猫儿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肯定,表明当地生态系统健康,森林植被保存完好。

  02双叉犀金龟:森林中的力量王者

  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是鞘翅目金龟科犀金龟属的大型甲虫。其一般通体栗红色,最显著的特征是雄虫有一对极具辨识度的“武器”,不仅头部有一根呈“Y”形双叉状的头角,前胸背板中央还有一根短粗的胸角。双叉犀金龟成虫能够十分轻松地掀翻同体型的对手,是毫无疑问的“森林大力士”。

  

41e729fcaa5ffd854b7863b099e5bf6e_720c03203fc77d8d6ebd95bf58c14352f1cabdf7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调查团队此次记录到的双叉犀金龟是保护区新记录物种,体长达到了8厘米,头角与胸角约3厘米。双叉犀金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它们对促进物质循环、维持森林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03

  金秀星天牛:我国山林的特有天牛

  金秀星天牛是我国特有的天牛种类,隶属鞘翅目天牛科星天牛属,因模式标本首次发现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而得名。成虫呈墨蓝色,鞘翅上分布着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排列成独特的星斑图案。此次记录到的金秀星天牛体长约7厘米,行走时如同活动的“雷达天线”。金秀星天牛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多种树木造成严重危害。了解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720578f16c23c0ca663145902634eec2_3504e44cd91c9b43d48d81442c40460c1f85b3e6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4箭环蝶:竹林中的“黄金舞者”

  箭环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大型蝴蝶之一,隶属蛱蝶科环蝶属,成虫身体呈棕褐色或黄褐色,翅面橙黄与墨黑两色相间,翅膀边缘有整齐排列的环状斑纹,形似箭矢上的环纹,故得此名。此次记录到的箭环蝶翅展约12厘米,飞行姿态十分优雅。箭环蝶主要栖息于海拔500~1500米的亚热带和温带森林,尤其偏爱竹林、阔叶混交林及林缘地带。由于其在飞行时缓慢而平稳,有“竹林舞者”的美称。

  

3828658ccd87b91a8036163ddcdf2234_00b122fd81605504f062c56f81212dcfdaaadca3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5

  穹翠凤蝶:阳光下飞舞的“宝石”

  穹翠凤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凤蝶,隶属凤蝶科凤蝶属,以翅面浓郁的翠绿色斑纹闻名,仿佛宝石一般。此次在猫儿山记录到的穹翠凤蝶翅展约14厘米,翅膀整体呈墨绿色,后翅翠蓝色斑带与红色斑交错,带有一条细长尾突,在阳光下还会反射金属般的光泽。穹翠凤蝶主要栖息于海拔800~20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虫多在春夏季晨昏时段飞至野花上吸食花蜜。它们飞行时喜爱滑翔且动作优雅,常沿林缘或溪流活动。

  

cbe2cdd0a6191a3ae66880697c08c9a9_a8186945eccdbede6e15b0f8e3f09b7b55dbb4f1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6冬青大蚕蛾:形似飞鸟的森林“凤蛾”

  冬青大蚕蛾是鳞翅目大蚕蛾科巨大蚕蛾属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福建等地区。此次记录到的这只冬青大蚕蛾翅展约15厘米,除了每只翅膀中央长有一个稍大的透明斑块,前翅末端还长有两个像眼睛一样的黑色小圆斑及白色闪电状纹路,可以用于威吓、迷惑捕食者。冬青大蚕蛾成虫的最大飞行速度能达到8米/秒,与中速骑行的自行车相当,并且其飞行时形似鸟类,所以有“凤蛾”的美称。目前冬青大蚕蛾已被列入“三有”野生动物名录。

  

5497801235cba096c6a037d640a5d05e_838906978609984d9ccb02502899ecdd0ca656d4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7樗蚕蛾:翅上带“蛇”的“霓虹”巨蛾

  樗,是臭椿树的古称。樗蚕蛾的幼虫就以臭椿为食,因此而得名。樗蚕蛾成虫翅膀呈金褐色,翅面上有月牙形的半透明斑纹,还有粉白相间的条纹。它在飞行时色彩对比强烈,翅膀飞舞起来就像闪烁着两道“霓虹”。当樗蚕蛾停歇下来时,还能在其前翅末端看到一个黑色的小眼斑,结合翅膀钝圆的形状,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蛇头,所以也有人将樗蚕蛾称作“蛇头蛾”。

  

c8fc0bc76f2dbfbf0dd2c5ed31457d65_ce98c005a889d63392daf99447517ea4d9d1e217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8绿尾大蚕蛾:身姿飘逸的“飞行翡翠”

  绿尾大蚕蛾是大蚕蛾科尾蚕蛾属中大型蛾类,它的头上长有两根土黄色的触角,身体有较浓密的白色绒毛,但最具特色的还是其粉绿色的翅膀。此次记录到的绿尾大蚕蛾翅展达16厘米,前后翅中央各有一个椭圆形的眼斑,每个后翅上还长着一根修长的“尾巴”,飞舞起来姿态飘逸轻盈,就像一块“会飞的翡翠”。

  

f96e20c7f12c5c5f98be276bfc500395_6d451b29ab2fa8b7701f420e022818650e908651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9巨圆臀大蜓:蜻蜓中的“战斗机”

  巨圆臀大蜓是大蜓科圆臀大蜓属昆虫,是我国最大的蜻蜓,也是世界上最大种类之一。在猫儿山记录到的这只巨圆臀大蜓翅展约12厘米,前胸与腹部都有黑色带黄色横条纹,头上的复眼呈现碧绿色。巨圆臀大蜓的最高飞行时速可达50千米,是蜻蜓中的“战斗机”。

  

1eb3d6e0de7bc9472f4b99ace585a558_1152752de11bcec5c6f40646d24c5a12fb0bdd82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10青球箩纹蛾:树皮上的大个子“隐士”

  青球箩纹蛾是箩纹蛾科箩纹蛾属的大型蛾类,主要分布于海拔300~1500米的原始林区。此次记录到的青球箩纹蛾翅展约13厘米,身体与翅膀都呈现青褐色,与树皮十分相近。它的翅面布满箩筐状的条纹,中央还有形似瞳孔的黑色圆斑,静止时能够轻松与树皮融为一体。

  

9e51b903de14b2e71c3e896eb72bef7c_d68f53b50455ee101ad91dec37526b6c9d28da7d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11越中巨齿蛉:成年改吃素的水边巨虫

  越中巨齿蛉是一种水生昆虫,无论雌雄成虫,头部前端都有一副巨大的牙齿,长相凶猛。此次记录到的越中巨齿蛉翅展约15厘米,身体呈黑色,翅脉透明,具黑色网纹,布满黄色斑纹。越中巨齿蛉是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幼虫只能在水流清澈的溪水或山区无污染的河道中生活,是肉食性,以水中的昆虫、小鱼、小虾为食。有趣的是,越中巨齿蛉长到成虫时期胃口大变,虽然有一对恐怖的獠牙,但只吸食树木流出的汁液,成为一个“素食者”。

  

4776ed5b73c2ae57cf1e7bf256f64dad_8239df327b444ba297decadac786cb7627098982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012麦克齿蛉:水生生态链的活体监测仪

  麦克齿蛉是广翅目齿蛉科齿蛉属昆虫,具有黑褐色体色,翅脉呈网状镶嵌淡黄斑,静息时似一片金属叶片。麦克齿蛉的雄虫上颚演化出了夸张的锯齿状结构,有十分强大的咬合力。麦克齿蛉在幼虫期栖息于溪底石缝,通过鳃孔过滤溶解氧,对水质污染极为敏感,所以其种群密度也被视为衡量水质情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d3d11fd645afdffd84615becbcbe5ff5_5f8c50ac2b32d11b5f5e01588d2f32ad0e86a17d_m=fit&applyorientation=true.jpg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阳聃甫 通讯员龙莹 张建华)


责任编辑:李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