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衡阳街头 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 路过男子上前心肺复苏 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 有网友留言质疑 “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 留言中 还有人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 网友评论称“有袭胸嫌疑”。图/平台截图 救人男子:经过不断努力 患者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和脉搏 救人者盘先生表示,自己的动作已非常注意,双手也是放在胸骨位置按压。他也没想到这件事引起了这么大的舆论,这让他感到后怕。“我当时要是知道事情会发展到这样,可能不会选择施救,太令人寒心了。” 7月14日,记者联系到施救男子盘先生,他今年42岁,是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一名老师。回忆事发的当天下午,他跟孩子出门准备前往一家书吧,路过立新路时,发现一名女子疑昏倒在地。 他表示,当时自己骑着共享单车位于倒地女子对向车道,一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正为女子做心肺复苏,周围聚集了群众。“那名医生穿着便装,她做了一轮(心肺复苏)很累了,然后呼救询问有谁会做心肺复苏。” 盘先生没有犹豫,立刻跨过中间护栏跑过去帮忙,接着与医生一起轮流进行十分钟的心肺复苏,期间医生一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边拨打了急救电话。“当时女子家属在现场,我也询问了女子的病史。”之后,警车抵达现场腾出急救空间。 经过两人的努力,女子终于恢复微弱的呼吸和脉搏,眼睛也能够睁开。救护车赶到现场,将女子转移,家属跟车随行。救助完女子后,那名医生或为赶去医院上班,骑着电动车也离开现场。 盘先生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被路上拍摄,并发布到了网络。在评论区中,不少人为他的救人行为点赞,也有一些网友指责盘先生,称其有“袭胸”“猥亵”的嫌疑。 对此,盘先生回应,自己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通过足球、马拉松等运动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他解释称,急救时自己的动作已非常注意,双手也是放在胸骨位置按压,如果自己手法错误,专业医护人员也会立刻纠正,“但他们也没有指出”。 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但经过网络曝光后,却引起了这么大的舆论,这让他感到后怕。“我当时要是知道事情会发展到这样,可能不会选择施救,太令人寒心了。” 盘先生的同事听说了此事,他表示盘先生为人很好,平时爱打篮球、足球、跑步,“很正能量”。他也不理解,盘先生救人举动为何遭到指责,在他看来生命大于一切,“网友的话有些吹毛求疵”。 无端的指责声应该适可而止 公开资料显示,做心肺复苏时,首先要准确定位,按压点位于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点,另一手叠放其上,十指交叉,仅用掌根接触胸壁。就是说,做心肺复苏时,不可能做到不触碰他人上身。 那么,换女性来做按压行不行呢?也不能说不可以。但现场有没有掌握技能的女性?按压力度能否达到要求?这些都是未知数。救人如救火,在早一秒都有可能改变结果的情况下,事后要求救援过程完美,本身是一种苛责。 不得不强调,指责男子在袭胸,这是给好人身上泼脏水。毕竟,救人是一种善良,是出自内心的本能行为。如果让人思来想去,斟酌再三,犹豫片刻,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放任“袭胸论”泛滥,只会让好人难做,让更多的人在是否救人的问题上,陷入茫然,甚至不敢出手。 生命才是第一位的。在紧急情况之下,那些人站在上帝的视角,用“散装的道德”来审判救人者,表面看是心胸狭隘,实则是心灵需要净化。 善良的人在想着救人,有人却在想着道德审判。不少见义勇为者,就在他们的恶意攻击之下,变成了“流氓”,这本身是一种网络暴力,也是在作恶。相关平台对这样的言论,应该及时处理,同时对恶意解读的账号要依规处置。 “键盘侠”易做,“侠士”难当。对救人行为不妨多些宽容,少些指责。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的人在他人遭遇困境时,能果断挺身而出。否则,歪风邪气一旦蔓延,会导致更多的恶果,全社会对此不能不察。网友有必要及时批驳这些恶毒的言论,给好人松绑。 通用的心肺复苏术(CPR)正确做法是以下五步: (1)发现有人晕倒在地,首先确定周围环境安全,不安全要转移到安全位置; (2)确定患者意识,拍打患者肩膀和呼喊他的名字,或者叫先生、小姐等,看患者能否回应,睁眼、说话等,如果没有回应,指定周围一人拨打120,指定另外一人去取自动除颤仪(如果有的话) (3)将患者放平在坚硬、平整的地方,比如地上,并让围观的人群散开一点,自己跪在患者一侧,右侧更方便用力,但实际上要因地制宜。 (4)如果没有回应,看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或者去听有没有呼吸,如果没有起伏,偶尔的喘息也不认为是有呼吸,这时候可以解开患者衣物,开始胸外按压。紧急情况下,可以不用判断心跳。 (5)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段 1/3 处(两乳头连线中点),将你的手,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掌跟放在按压部位,下面的手五指翘起,两个胳膊伸直,上半身前倾,按压频率是 100~120 次/分,深度 5~6cm,每次胸廓要完全回弹。注意掌跟不要脱离按压部位,否则就变成了冲击力。错误操作会加大肋骨骨折的风险,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来源:九派新闻、深圳广电第一现场、红星新闻、极目新闻、科普中国、新京报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