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如飞?制霸户外?拉爆年轻人?冲上热搜的“老年徒步团”啥样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5-05-20 11:31:57 我来说说 阅读

  最近,“老年徒步团”突然冲上热搜。“第一批进入老年徒步团的年轻人已进骨科”话题引起讨论,多位年轻人纷纷在话题下发言表示,“自己一个不留神,就被伯伯婶婶们甩到看不见影子”“参加一次老年徒步团,才知道老年人才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才走到一半就脚也崴了,脸也花了,双腿都发颤了”……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在高山上健步如飞,在旷野中制霸户外,以“钢铁之躯”拉爆年轻人,仿佛都市传说。

  “老年徒步团”究竟是什么样?记者为您揭开真相。

  收获

  健身之外还有情绪价值

  在北京,有很多自发组织起来的徒步登山群,他们是老年徒步团的线上家园。在社交平台,还能看到许多以老年人为客户目标的登山群招揽广告。

  “我们都是爬山过程中加微信,然后再进群。有很多登山群,但一般加那么三四个就足够了。”退休教师张老师,以一周两三次的频率参加徒步登山活动,“如果不爬山,就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基本上保证每天都有户外活动,一天一万多步没问题。”

  工作的时候,张老师有咽炎鼻炎,“一犯病就是三五个月,很难受”。她尝试通过踢毽子来调节身体状态,收效不错。“可一退休吧,突然没了组织,心里没着没落的。”

  像很多老人一样,张老师在退休后,出现心理落差,“说心里话,过得有点压抑”。因为家住门头沟,她很自然地想到去爬山,时间一长,就认识了三五好友。再后来,就进了群。

  “认识的人越多,就感觉越有意思了。”每次徒步,都是一次社交活动,一路说说笑笑。“其实谁家里没有鸡毛蒜皮的事?但是爬山的时候,就不说这些了,净说开心事。”

  咽炎鼻炎明显改观,身心状态日渐愉悦,徒步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很明显。网上年轻人那些关于“老年徒步团”的讨论,张老师并不知情,她也没觉得能“制霸”户外,倒是很喜欢跟年轻人同行。

  准则

  追求安全不追求“奇险峻”

  安全,是阿任一直强调的准则。作为京西乐跑登山队的队长,他现在管理着一个四百多人的群,每周一、三组织两次徒步登山活动,每次活动的通知大致是这样的:“明天5月14日周三,早上7点30分东山车站集合。东山梨园、京西古道东山段……12公里穿越累计爬升500米。简单,带水、带零食。”

  每次徒步路线,阿任都会打上难易度标签,在他户外软件的账号里,今年以来的所有路线,几乎都是“简单”。一般15公里以上,爬升1000米以上,阿任称之为困难。

  “我们队里主要是退休人员,所以路线都选择京西这一片的成熟路线,以健康走为目的。”63岁的阿任,作为队长他每次发起活动前,都对路线考虑再三。京西适合老年人徒步的路线,他不断排列组合。“我们不挑战极限、不追求奇异险峻,就是健康走。跟那些‘跑山’(越野跑)的人,还是有区别。”

  每次活动,都要带足对讲机,“一共配了11台。”队伍有领头探路的,也有殿后收尾的,尤其是收尾,一般都安排能力最强的队员。“前些日子,有一个队友中途被石头砸到脚,没法继续徒步。我们就安排两个人护送他下山,确认问题不大后,帮他打车回家。”

  活动过程中,还会设置几个集结打卡点。“就是为了在每个打卡点,清点一下人数,保证所有人都安全,没有遗漏。”

  队规

  活动低于5人参与就“熔断”

  5月1日,北京一名男子独自在门头沟一处野山徒步时摔伤,被消防救援人员救助下山。消防救援部门也提示,登山要合理规划路线,时刻注意脚下安全。如遇危险,及时报警求助。

  张老师极力避免独自上山,她形容落单时的心情:“特别紧张。”而阿任作为组织者,则明确了队规:“活动低于5人就‘熔断’,独自一人不上山。”

  阿任会在群里发布“免责声明”:“本群每次爬山活动都是遵循‘自助出行,自愿参加,风险自负’的原则。出现任何意外,组织者和参与者有义务积极救助,如造成不可逆后果,组织者和参与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北京真佳律师事务所范晓红律师告诉记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参与者原则上应自担风险。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其他参加者存在故意推搡或者重大过失的行为,则其他参加者应该承担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可见,对于参加者来说,除非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不承担责任。而组织者则需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范晓红列举,以下行为可能被法院认定为组织者:主动发起活动并制定具体行程,如创建微信群,订立活动路线;实际管理活动,如宣传活动信息、制作活动内容、联系对接车辆、住宿、带队开展活动等;通过活动获取经济利益,如收取活动费用、对账结算等。

  组织者可从下面几方面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活动前,书面告知活动风险、核查评估参与者健康状况、选择安全路线、制定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方案、提醒各位参加者自行购买保险;活动中,对团员危险行为进行充分有效的提醒或劝阻;意外发生后,及时呼救、保留证据、妥善安置。

  ■相关链接

  无论是年轻人

  还是老年朋友

  该如何正确徒步、登山?

  浙江医院骨科中心主任茹选良、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晓林均表示,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应量力而行,合理控制徒步环境和徒步量,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在活动量较大时可以佩戴护具进行保护。

  “刚开始徒步时,要循序渐进,从小强度活动逐步提升强度,50岁以下日行步数不超2万,50岁以上不超1万步。”茹选良解释,登山容易损伤膝关节,是因为登山运动存在特殊压力,比如下山时,膝关节需承受3-4倍体重的冲击力;陡坡下山时,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半月板后角被挤压,容易导致后角撕裂;在崎岖路面或跨越障碍时,若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突然扭转或侧向移动,半月板会被股骨与胫骨夹压,导致纵向撕裂或桶柄状撕裂;长时间登山(尤其是负重情况下)会导致半月板反复受压,微损伤累积,最终引发退行性撕裂。

  综合北京晚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浙江老年报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