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驰的D961动车上,一名乘客突发急症,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危急时刻,一个青年身影从15车厢飞奔而至。没有豪言壮语,仅用一个纸袋和专业的判断,他让生命转危为安。
这位"动车侠"——桂林就是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李铂。
一列动车,一场生命救援。
5月3日,D961动车广播突然响起:"4车厢有乘客发病,急需医务人员!"刚结束旅行返程的李铂闻讯立刻起身,穿越11节车厢赶到现场。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因扛重物狂奔赶车后突发头晕头痛、四肢瘫软、呼吸急促,脉搏细弱如丝。凭借临床经验,李铂迅速判断:这是过度通气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抽搐、昏迷甚至心脏骤停。
"快!用纸袋罩住口鼻,慢慢呼吸!"
列车员递来纸袋,李铂一边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频率,一边安抚情绪。10分钟后,患者面色逐渐红润,症状明显缓解。
车厢里响起掌声,而李铂只是说了句:"应该的。"
"纸袋疗法"背后:专业与担当。
呼吸性碱中毒常见于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患者因快速呼吸排出过多二氧化碳,导致血液酸碱失衡。李铂的"纸袋呼吸法"看似简单,实则是精准判断与临床经验的结晶。 "在急诊和火车上,我遇到过过敏性休克、小儿高热惊厥,甚至癫痫大发作,"李铂说,"但无论场景多慌乱,医生必须第一个冷静下来。"
青年医者的五四宣言:平凡时刻,非凡选择。
李铂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饱含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核。
专业:用知识守护生命,化繁为简;
勇敢:危急时挺身而出,不问得失;
温度:一杯乘务员送的清茶,就是他最珍视的"勋章"。
正如他在朋友圈写下的:"青年之担当,是穿上白大褂能战病魔,脱下它也能护佑四方。"
疾驰的动车,是中国速度;而车厢里毫不犹豫的奔跑,是青春的温度。让我们向所有"李铂"们致敬——他们或许平凡,却永远在需要时闪耀!
来源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