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了《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并发布了《新京报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2025)》榜单。
《新京报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2025)》以2024年4月-2025年3月在抖音平台话题榜为分析对象,聚焦三线及以下非省会城市,并通过上榜话题数量、曝光增量和参与人数增量等相关指标的计算,呈现了一批以美食、旅游为核心吸引力的中小城市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表现。
桂林最火的话题都离不开其自然景观,诸如“来桂林感受如画美景”“五一到桂林看山水甲天下”“烟雨桂林宛若仙境”“暑期chill游桂林”等。
(AI软件制图)
接下来晚报君介绍一下
这些特色美食
只有桂林能吃到
桂林米粉、恭城油茶、全州醋血鸭……
这些桂林美食早已是家喻户晓
但桂林美食远远不止这些!
让我们一同探寻
弥漫在桂林乡土间的特色风味
罗汉果红烧肉
红烧肉的味道千篇一律?NO!
盛入罗汉果壳里的红烧肉,卖相清奇,入口即化!
其糖分经过小火慢炖、大火收汁融入浓郁的肉香之中,使得红烧肉肥而不腻,回口甘凉,是永福赋予红烧肉的新吃法。
福果酿
将罗汉果剪掉三分之一,就是福果酿“碗”。再将鸡肉、牛肉、羊肉一同剁成肉末,加入新鲜马蹄,撒盐调味,就是福果酿的馅。
将馅儿填入“碗”里,蒸上10分钟美味的福果酿就出炉了。对永福当地居民而言,福果酿既美味,又润肺,最适合夏天食用。
图源:桂林日报
麻竹笋扣肉
在永福县广福乡龙溪村,扣肉还有一种别致的做法——麻竹笋扣肉。
麻竹笋能吸油、口感脆,再以生竹为容器,随八角、腐乳等配料一同清蒸,一道香喷喷的扣肉就这么诞生了!
图源:桂林日报
豆腐果
在永福县三皇镇,有一道传统小吃叫豆腐果。将干水豆腐捏成小块,加入颗粒饱满的糯米。
让其在热油中“穿”上一层金黄色的酥脆外壳,内里保留白色的“蜂窝状”,即可获得一个个外酥里嫩、散发豆腐清香的豆腐果。
图源:桂林日报
马蹄糕
平乐马蹄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还有着“马到功成、年年升高,生活甜甜蜜蜜”的寓意。
图源:平乐县文化馆
玻璃扣
据平乐县志记载,1921年,孙中山先生率部沿水路从梧州至桂林,一位船家厨子将薄肥肉用白糖腌透,再包入绿豆沙炸成鸡蛋状。
孙中山先生吃后连连叫好,便问厨子菜名,厨子认为此道菜中的透明薄肥肉极像透明的玻璃,于是答道:“此菜为玻璃扣也。”从此,玻璃扣便是平乐人家宴席上的必备菜肴。
图源:桂林日报、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船上糕
生活在桂江平乐的船上人家,每逢年节,喜欢以大盘蒸大糕。在这些年糕中,数船上糕(假棕)最受欢迎。船上糕呈绿色,味美可口,尤其是刚出锅的假粽,香味扑鼻,令人垂涎,亦可用油煎或裹生粉用油炸。
素炒芭蕉花
初夏,对于荔浦市蒲芦瑶族乡的村民们意味着又到了品尝一道时令菜肴的时候。村民们背着大竹篓,拿着大镰刀,翻开芭蕉叶,采出硕大鲜艳的芭蕉花。
将芭蕉花剥成花瓣,与生姜、蒜米、小米辣等调料爆炒一番,一道金黄的素炒芭蕉花就出炉了。看似简单的菜肴,吃起来口感却令人赞叹:鲜嫩、香滑,十分入味!
图源:桂林日报
山茴香煎饼
山茴香是一种在兴安田间常见的野生香料
将其嫩茎叶剁碎
再与糯米面和在一起香煎
就是一道独具一格的煎饼
成为兴安颇具特色的时令菜肴
红薯粉
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在灌阳已有几百年历史,新街镇青箱村更被誉为“红薯粉丝之乡”。对生鲜红薯经过选薯清洗、磨粉过滤、曝晒制浆、打粉漏丝、晒丝成形等工艺流程,即可得到清滑爽口的红薯粉丝,这种传统工艺也是对“食不厌精”的儒文化的传承。
油茶灌汤包
你可曾想过油茶也能包进馅里?
快来品尝油茶的进阶吃法!
取第三、第四道油茶作为馅料“油茶冻”
保留了油茶的清香、回甘
又不至于让人无法接受油茶的涩味
深受本地和外地食客的喜爱
松糕
桂林人在各种喜庆场合中常赠松糕以表庆
在灵川县灵田镇灵田村
不少妇女都会制作松糕
繁杂费时的工序使得松糕不仅是一道乡村美食
还承载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祝福
更承载了桂林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图源:桂林吃货、桂林日报
蕨菜干炒腊肉
在兴安的山野林间还能采摘到新鲜的蕨菜
过水后的蕨菜口感香滑、清凉
可以将其加工成干菜,用以炒烟熏腊肉
吃下这道蕨菜干炒腊肉
才算是完成了一场入春的仪式
神仙豆腐
有这么一碗滑溜爽口、沁人心脾的小吃
在炎炎夏日为桂林人带来一碗清凉
神仙豆腐是一种山珍美食
经过工艺萃取制作成豆腐状
具有清热退火的功效
越来越多的桂林人get到了这碗宝藏小吃!
松花糖
临桂两江镇制作的松花糖
是当地百姓最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美食
其外形呈小长方形
色泽金黄、香脆可口
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
寓意美好的愿望——“轻轻松松有钱花”
竹筒饭
竹筒饭是每个龙胜人的童年记忆
将泡好的米装入竹筒
再用鲜叶子塞住筒口
置于明火中烧烤
竹筒烧得焦糊时里面的米饭即香糯可口
桂花凉粉
没有什么比炎炎夏日来上一碗凉粉更解暑
晶莹剔透的凉粉
加上精心熬制的红糖水
融入味道香浓的桂花
冰冰凉凉,爽滑可口
在桂林的街边来上一碗
暑气顿时烟消云散
会仙板鸭
临桂会仙旧村板鸭的制作工艺产生于清朝末年
制作板鸭的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均很高
活鸭经宰杀、腌制、定型、晾晒、烘烤等多道工序
成品色泽金黄、香味浓郁
肉质软脆、肥瘦相宜、入口醇香
是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理想佳品
来源丨综合自新京报“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