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4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作业设计》经自治区林业局评审通过。这标志着桂林市2024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正式步入建设阶段。
该项目作为桂北地区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关键抓手,将以“一心、一屏、两江”空间布局为引领,统筹推进漓江、湘江流域12个县(区)生态系统修复。该项目总投资3.25亿元,建设总面积13.44万亩,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森林蓄积量12万立方米,碳汇增量超5万吨,直接惠及沿线80余万群众。
据介绍,该项目计划系统推进三大核心工程:在营造林工程领域,针对漓江市区段石山裸露区创新采用“种子撒播 + 石山小苗点植”复合技术,选用石山榕、石山紫薇等多种适生乡土树种实施石漠化治理3674亩,同步推进5.69万亩人工造林与7.38万亩森林质量提升,着力构建“四季有绿、季相分明”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在优化森林结构方面,聚焦全州、兴安等湘桂走廊风蚀敏感区,推广针阔混交造林模式,通过乡土珍贵树种与杉木良种搭配种植,打造南北纵向生态廊道,从源头遏制水土流失;配套建设80公里作业便道、37处小型水利设施,构建“建管并重”的长效保障体系。特别是针对多代连作人工林,创新实施更替修复技术,同步提升生态功能与碳汇能力,为全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桂林经验”。
下一步,桂林市将根据文件批复尽快组织项目实施,建立“市林业和园林局统筹、县区党委政府主责、乡镇党委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明确2025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硬任务。在资金管理上,构建中央财政资金为引领、地方财政配套为支撑、社会资本参与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3.25亿元资金精准滴灌生态建设;在过程管控中,将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同步开展中期评估与竣工验收,确保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
来源丨记者梁亮 通讯员蒙志欢 诸葛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