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七星区委宣传部在部门会议室和社山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连续举办两场“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集体备课会,师徒共同备课提升理论宣传水平,擦亮“理响七星”理论宣讲品牌。
在活动中,九名青年宣讲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下一场主题宣讲的选题方向、内容框架进行汇报。李霄冰、林耀平、叶雪刚三位资深导师现场“把脉问诊”,从理论深度、案例选取、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学员们拓宽了思路。其中,来自华侨旅游经济区的朱方平学员围绕“呵护绿水青山,唱响田园牧歌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华侨农场的生动实践”这一主题,从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以及居民环保意识提升等方面进行展开,分享了自己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巧妙将这些生动案例融入到宣讲内容中,让宣讲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
导师们对朱方平的宣讲内容寄予厚望,认为她与主题紧密相连的工作经历和对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的深厚情感,使她具备独特的优势,相信她能够将这份情感和实际工作经验融入到宣讲中,出色地完成这场宣讲。
此外,导师们与学员们来到东江街道社山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理论研讨延伸至基层实践,落地生根。学员们实地观摩社区宣讲场景,探讨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在社区宣讲现场,穿山街道七星村的秦源湲学员深有感触:“通过这次集体备课会,我明白了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念文件,要结合村民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民主决策在基层的体现。”
“‘新、活、实’,是基层宣讲的灵魂。我们的宣讲员既要能原汁原味传达党的理论,又要用鲜活案例和互动形式增强感染力,让群众爱听想听,并得到收获。”七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阳明表示。
此次备课会是今年桂林市七星区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实现理论宣讲大众化创新化的一次重要举措。下一步,七星区将依托“理响七星”品牌,以师徒结对为纽带,通过“传帮带”模式培养基层宣讲骨干,常态化开展基层宣讲活动,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注入新动能。(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