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桂林市金融机构在“五大金融”领域投放贷款895.93亿元,支持经营主体8.45万家,再贷款、再贴现使用量和余额均居广西各设区市第一;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4.56亿元,提前超额完成2024年度自治区下达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指标任务,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75件,排名广西各设区市第一;广西营商环境智管云平台2024年1—8月监测结果,桂林营商环境综合得分80.95分,排名广西各设区市第三;桂林市打造旅游市场诚信经营监管“桂林模式”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改革案例……
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桂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和革新。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近年来,桂林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全面对标先进城市,对标世界银行宜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破除经营主体发展制约瓶颈,大力推行“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
首创反诈“白名单”机制
法治架起优质营商环境“防护网”
2024年6月,桂林市某石油销售公司因旗下商铺被动参与洗钱,被外省公安部门冻结分公司账户,造成企业结算难问题。该公司通过桂林警企联络平台提出问题后,桂林市公安局立即响应,利用全国反诈战线联络渠道,与冻结公安机关进行线上联络,及时协助开展取证调查,仅用时1天就顺利为该公司账户解除冻结。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冒充老板诈骗企业财务人员、员工等,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有的不法分子将涉诈资金转移向正常经营企业渗透,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关联公司容易被动参与洗钱,造成账户被冻结,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024年自治区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在参加桂林市代表团审议报告时反映:2023年8月,与桂林某公司关联的经销商曾和一涉嫌电信诈骗账户有贸易往来,导致该公司的基本户被北京警方冻结,公司所有支付被暂停使用。后来,该公司把相关证明带到北京,几经周折后才解决此事。这位代表建议,由自治区公安厅牵头,帮助指导各设区市梳理一批信用好、合法经营的企业建立“白名单”,统一纳入公安系统,为合法企业保驾护航。
时任桂林市市长李楚对此建议高度重视,要求桂林市公安、工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立刻行动,尽快为企业创建反诈“白名单”。
桂林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政委赵宇宁介绍,桂林市公安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局等部门以反诈为切口,落实“报一批名单、搭一个平台、建一项机制”的“三个一”举措,全方位降低电信网络诈骗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和隐患,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按照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梳理纳入反诈“白名单”企业,并主动对接企业收集材料进行申报。
据统计,2024年,已吸纳110余家企业300余个账户进入公安反诈“白名单”,一旦相关公司或者下属单位账户、交易关联账户涉诈或被动参与洗钱,公司账户不会被全额冻结,避免因账户冻结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桂林市公安局搭建了警企联络平台,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要求,明确专人对接企业需求,一旦企业因为涉诈被冻结账户,立即制定措施,及时解决账户冻结问题。2024年,桂林共为相关企业解决涉诈账户冻结问题30余个,对企业开展精准定向反诈宣传200余场,既解决了企业困难,也帮助企业提升了反诈识诈能力。此外,桂林市公安局还建立紧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在案件发生后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第一时间为企业开展被骗资金查止冻。2024年,通过开展紧急处置,共为企业挽回被骗损失超500万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它托起“公平秤”,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是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的保障。桂林市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建立抽查评估机制,推动全市公平竞争审查规范化开展;完善投诉举报机制,畅通公平竞争监督投诉渠道;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
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桂林落实执法工作指引和标准化检查表单,并运用智慧监管平台移动端实现规范化监管。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规范监督重大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试点推行“一业一查”,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生产力。桂林积极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万所联万会”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园区,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出法律意见,解决生产经营法律难题。开展柔性执法,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依法合理灵活采取执行措施,拓展执行方式,避免因强制执行引发企业破产倒闭、债务无法偿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持续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治理行动,限期办结企业投诉拖欠账款问题。
一年来,桂林深入开展行政复议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推动涉企案件快审快结,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在全市建成19个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成功解决多起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加强金融纠纷诉前调解,针对民商事领域案件量占比较大的金额纠纷,通过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转立案处理。2024年,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50938件,诉前调解成功率82.29%。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不到1天时间,就办好公司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开好公司银行账户,在桂林开办企业真是省时又省力!”近期,广西铁之韵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潘女士在收到桂林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发放的有关证照后,对桂林的优质营商环境连连称赞。
潘女士计划成立一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开展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然而她对公司开办手续并不熟悉,且马上要与合作方签项目合同。时间紧迫之下,她向桂林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企业开办窗口求助。
了解情况后,该窗口立刻安排工作人员为潘女士提供“上门服务”,指导她在广西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完成公司设立申请。同时,工作人员联系局里交通运输科及银行网点,运用“承诺审批”“证照联办”等改革举措,通过“一窗受理”,在1个工作日内就帮企业办完企业登记、银行开户、医保登记等7个企业开办事项以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这是桂林深入推进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桂林市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创新举措,结合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有力有效开展“狠抓落实、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桂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磊介绍,近几年,桂林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将企业开办从线下各自为政的“分段办、多人审”集成为“掌上办”“处处办”,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桂林,企业开办仅需2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花费成本为零。变更一件事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办理完成注销仅需2个环节办结,符合简易注销条件的企业办理完成注销法定公告时间为20天,办理执照注销登记时间0.5天。全面推广“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一照多址”等改革,实现“一企一照一码”,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应用。持续推进“前台统一受理,中台技术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无差别全科受理”政务服务,群众即来即办,等待时间大幅减少,平均等待时间不到两分钟。2024年无差别服务专窗完成咨询导办2.36万人次,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度100%。
桂林还在市、县两级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受理专窗,积极推动落实重点事项清单,进一步提升全程网办能力。2024年,全市网上办理率达到99.7%,市本级网上办理率100%。持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全类型项目网上“不见面”开标,实现企业投标零跑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100%。
“温馨提示:尊敬的刘女士,您所持有的桂林市某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为避免该行政许可因有效期届满未延续导致被注销,建议您提前到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E区无差别受理窗口办理更换证照相关手续……”桂林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出多项特色服务举措:开通政务“小闹钟”云提醒服务,进行执法信息可视化公示;推进“帮办代办”改革,提升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及特殊群体的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效能;推行政务服务无休日改革,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预约+延时”服务,解决上班族和部分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
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桂林还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降本增效。2024年1至11月,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审核61户,退税金额1.7亿元。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桂林成立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建立“一项目一跟踪”工作流程,精确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桂林完成所有能批都批的2024年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保障141个,落实新增建设用地约3831公顷;完成所有能批都批的2024年市级重大项目(含历年)保障366个,落实新增建设用地约5118公顷,实现了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门好进了,脸好看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企业项目审批更加快捷高效,大厅之外无审批,办事全程电子化……一条条政策措施指向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频频破题,一张张“问题账单”变成了“幸福清单”。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024年5月1日,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根据协定减让安排,中厄双方将分别对90%的税目相互取消关税。5天后,桂林海关为灵川广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签发了一份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出口原产地证书,出口货物为“竹筷”“木勺”等竹木制品,出口货值约13万元,企业凭该证书预计可享厄瓜多尔进口关税减让约3900元。这也是广西首份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
桂林海关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帮助企业借助中厄自贸协定抢订单、抓机遇、拓市场,桂林海关持续开展“如我通关”实践活动,通过线上数据分析、线下走访调研等方式,主动筛选、精准定位出口企业,联络企业宣传协定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一企一策”指导重点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上申领关税减让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利用自贸协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提升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桂林立足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重新申请立项,推进荔浦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设,完成了设立机场出境免税店申报工作。2024年9月,桂林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口岸服务功能。“三链”赋能助力企业扩大出口,严守“监管链”强化出口属地查检;夯实“责任链”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优化“服务链”全面推行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模式,压缩证书申领时间60%。
桂林还多措并举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进出口提质增量,扎实开展“外贸大服务活动”,服务保障国际航班开航复航,做好口岸保通保畅工作,2024年4月10日,桂林至印尼泗水国际航班顺利通航。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让一系列破立并举的改革举措在桂林落地开花,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被充分激活。目前,桂林成功打造电子信息、生态食品、先进装备智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型建材、绿色家居家电等六大产业集群,成为广西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华为、深科技、领益智造、比亚迪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桂林,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区前列。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桂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
深化改革不停顿,扩大开放不止步。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蓝图已绘就,“桂林号”巨轮正无惧风雨稳健前行,驶向更辽阔的水域、更光明的未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桂林篇章。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李家健 通讯员 徐莹波 见习记者 施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