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来桂林畜牧业发展
取得显著成就
202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是1980年的10.2倍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廖静 邓涛)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均得到极大提升,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化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已成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2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61.25万吨,是1980年的10.2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市畜牧业生产方式以集体经营、自然放养为主。牛作为生产资料,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耕作。居民肉食供应实行“统购统销、凭票供应”。畜牧业尤其是牛养殖生产发展迟缓,1978年牛存栏仅为38.17万头;生猪存栏128.50万头,比1950年增加80.74万头,增长169.1%。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畜牧养殖积极性,畜牧业生产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猪、羊养殖实现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49.90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推动养殖和防疫技术升级,积极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快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禽产品集中产区,培育了一批具有明显地方优势特色的畜产品。2023年,全市生猪出栏474.08万头,比2012年增长11.6%;羊肉产量0.33万吨,比2012年增长10.0%;禽肉产量20.65万吨,比2012年增长17.5%。
目前,全市畜牧业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能稳步增长,畜肉产品供应不断丰富,为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农户收入等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