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传统与新潮交织的体验之旅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9-04 09:52:53 我来说说 阅读

  赴一场传统与新潮交织的体验之旅

  

“柘漓问稻”稻田音乐会让人们在稻田间享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记者胡晓诗 摄  

四季都有鲜花盛开的红顶花园吸引许多市民游客来打卡拍照。记者胡晓诗 摄  

柘漓文化产业园内陈列的非遗产品桂林漆器。记者胡晓诗 摄  

由旧厂房改造的柘漓文化产业园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成为热门打卡地。记者胡晓诗 摄

  □本报记者胡晓诗 通讯员徐宗飞 卫亚妮 田依农

  近年来,雁山区依托漓江沿岸的地理优势,通过非遗赋能、文旅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走进乡村,体验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双重魅力。守正亦能创新,在打好传统文化牌的同时,这里也积极拥抱新业态,为文旅融合注入新鲜体验。

  看得见文化,留得住乡愁

  撑一片天幕、支一顶帐篷,约上三五好友,或全家围坐,伴着桂林山水,悠然嬉笑闲谈……这是记者近日在雁山区柘木镇的露营胜地漓江油麻滩看到的景象。漓江西岸的柘木镇,位于漓江与古桂柳运河相思江的交汇处,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子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露营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人走进柘木镇,这里的故事也愈加为人所熟知。

  从油麻滩上岸往南走,一栋整修一新的白色小楼便映入眼帘,这是由原柘木小学教师宿舍改造建设而来的柘漓乡村文化馆,里面以图文形式向市民游客展示了柘木的民俗文化,陈列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桂林漆器和柚器,并不时有艺术展展出。

  在距离文化馆不远处的柘漓文化产业园内,市民陈女士与朋友们正一边参观一边合影留念。高耸的烟囱、独具特色的红砖厂房,这个由废弃的柘木农械厂厂房改造建设而来的园区在保留工厂原貌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浓浓的工业风吸引了不少像陈女士的市民前来打卡。

  记者注意到,园区分民俗博物馆、非遗手工艺作坊、展示厅、6号仓库咖啡屋等片区,人们除了能在这里品咖啡、逛展览外,还能近距离了解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体验手工柚罐制作。“都说了解一座城市从它的历史文化开始,来这里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氛围。”陈女士说道。

  在柘木镇,非遗不再是藏在博物馆里的古董,乡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近年来,该镇紧扣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将非遗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文化与艺术相融合、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该镇引进了柘漓乡村运营管理公司改造园区,目前,园区吸引了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韩伟、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王伯杨、自治区美工大师曾大军等人才入驻。园区运营后,发展漆器胎体如葫芦、竹子、柚子等种植约300亩,带动农家乐、土特产销售,为周边30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涉及手工制作、园区维护、餐厅服务等,并长期聘用2名聋哑人进行柚罐制作,帮助残疾人就业务工,实现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韩伟告诉记者,柘漓文化产业园和柘漓乡村文化馆共同组成了桂林柘漓文化产业基地,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是基地的文化核心。“文化需要载体,也需要氛围的营造,我们以非营利性质的文化馆为窗口,让大众先了解柘木的文化历史,再到产业园进行下一步的深度体验,形成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链。”

  同时,柘木镇还充分挖掘乡村资源,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以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

  7月底,柘木镇柘木村举办了“柘漓问稻”稻田音乐会,广大市民游客置身于金黄的稻田中,聆听本土音乐人带来的原创音乐作品,体验在稻田间享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自2021年起,该镇已开展稻田音乐节、非遗购物节、柘漓乡村艺术节等10余次中大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成为该镇文旅融合的亮点,还带动周边村民推广、出售当地农产品,累计出售价值30余万元的农产品,有效实现村民增收目的。

  新业态为乡村旅游注入“松弛感”

  “桂林红顶花园满足了我对童话世界的一切幻想。”来自山东的旅游博主“米果果migooo”在微博上这样分享道。

  来到位于雁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的红顶花园,一进大门就是满眼绿意、各色鲜花,花园因园内有两栋红色屋顶的小屋而得名。在这座占地总面积100亩的花园里,打造了7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园区,种有上万种花卉植物,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鲜花绽放。步入其中可以看到,欧式建筑点缀在花园中,别具一番风情;优雅的弧形拱门,精致的雕花窗棂,尽显古典与浪漫;东南亚风格的室内外庭院,给人一种神秘的异域感,这里还有一大片草地,远山若隐若现。植物花卉与个性建筑的搭配,让这里有着极高的观赏性与出片率,俨然成了网红拍摄基地。

  “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地,下雨很容易被淹,基本没有人要。我们填土将地面增高了几米,现在不会被淹了。”红顶花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无人问津的沼泽地蜕变为规模不小的私家花园后,如今一种新业态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走在园区内,不时能听到一阵空灵悠远的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器具名叫颂钵,敲击它不仅能够发出悦耳和独特的声音,其产生的声音振动频率能引起人体共振,使人进入放松状态,颂钵疗法属于声音疗愈的一个分支。

  据了解,疗愈通常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实践,促使人的身体、心理、情绪或社交层面的康复与平衡。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从职场压力到生活挑战,人们似乎无处不感受到压力和焦虑。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疗愈成了各个产业的主题扩展。

  文旅与疗愈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于是红顶花园朝着疗愈的赛道转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了集民宿、餐饮、康养为一体的红顶花园疗愈基地,为游客赏花增添了一份“松弛感”。

  “在这里不仅能体验疗愈,还可以接受专业的颂钵音疗师培训,学完可以报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红顶花园疗愈基地首席音疗师悦心告诉记者,基地是一个疗愈系综合体,拥有一支专业的全息疗愈师、导师团队及运营管理团队,设置有疗愈民宿、全息疗愈康养中心。以花养人,以食养心,疗愈身心。在花园推出的5天4夜行程中,有瑜伽、油拔、禅拍等体验环节,也加入了花疗、书法疗愈、手作疗愈等课程,游客不仅能品尝到食材取自园内的特色餐,还能到阳朔来一次山水和美食之旅。

  尽管是一种新鲜事物,疗愈的概念仍吸引了不少本地与外地的企业来此开展以“身心疗愈”为主题的团建活动。前不久,这里迎来了第一位体验禅拍的外国客人。“我觉得我的精力有了很大的转变,禅拍和我以前经历过的都不一样。”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苏拉杰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花园建成后,不仅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种植与销售,有的村民也跟着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花园雇用的员工有70%来自当地,其中90%为女性,他们在经过免费培训后,成为园艺师和疗愈师,掌握了一技之长。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功后,进一步提升了花园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红顶花园的周经理说。记者从雁山区政府部门了解到,2022年,雁山区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严格按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制定实施细则,通过统筹谋划、高位推动、软硬齐抓,对度假环境、度假产品、公共设施、运营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提质升级。创建过程中开发了主题娱乐、家庭亲子、山水康养等10余种度假产品,培育出“山水文化+旅游”“非遗文化+旅游”“军事文化+旅游”等文旅融合产品。今年6月12日,桂林雁山旅游度假区晋升为桂林雁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新征程上的新突破。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