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戏》至今已经上演了300余场。(资料图片)
桂戏《人面桃花》。(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更有戏。“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彩调、清丽婉转的文场、名动四方的桂林渔鼓和零零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扎根在桂林这方灵秀土地上的人们把生活和劳动唱成了歌,在方寸舞台之间演绎悲欢离合,将“无戏不桂林”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诸多地方戏中,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称、全国十大剧种之一美誉的桂戏,以其繁多的剧目、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受众,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八桂大地上的代表性剧种。
2006年,桂戏和彩调双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博采众长的艺术瑰宝
年方二八的孙玉姣独坐草堂,双眉愁锁,百无聊赖做起了绣花女工。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青年傅鹏看到,傅鹏心生情愫,便借着买鸡上前攀谈起来。傅鹏还故意将一只玉镯遗失在了孙玉姣家门口。孙玉姣拾起玉镯,接受了傅鹏的心意。刘媒婆看出了年轻人的两情相悦,便出头来撮合了这件好事。
要说上世纪50年代,最火的剧目是什么,桂戏《拾玉镯》一定榜上有名。
这部剧有多火爆呢?在1952年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公演后,不仅主演尹羲、刘万春、周文生受到了国家领导接见,东北电影制片厂还将其搬上了银幕。各大剧种如豫剧、蒲剧、徽剧、湘剧、汉剧,也纷纷以桂戏为蓝本,加以修改,诞生了不同剧种的《拾玉镯》。
《拾玉镯》的大流行,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桂戏这个流行于八桂大地上的地方性代表剧种。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既无手机,也没有电视,看戏便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消遣活动。无论是家有良田数顷的名门望族,还是荷锄而归的平民布衣,大家对方寸舞台上的表演的痴迷都是一样的。
作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开始,桂林便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商贾和文人墨客。丰富的方言、频繁的文化交流,让桂林成为了孕育萌生戏剧的沃土。明朝中叶,湖南的祁剧戏班沿湘江而上,把祁剧带到了桂林。随后,昆腔、高腔和弋阳腔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细腻的桂戏(又称桂剧)。
从1882年开始,桂林各地相继出现了桂戏科班,如宝华、群英、翠华、兰斌小社等。在桂戏表演艺术家们的齐力推动下,桂戏声腔、演技日臻成熟。
桂戏的声腔博采众长,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其“弹腔”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大类。桂戏的伴奏乐队亦与其他皮黄系统的剧种一样分为“文场”与“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它们的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
“唱念做舞(打),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相比,桂戏表演侧重做工,更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国家一级演员、原桂林市桂剧团团长罗桂霞在回忆她的开蒙戏《拾玉镯》时说:“这个戏里包含了桂戏的手、眼、身法、步四个基本表演身段。比如手,拨线;眼,拿米来喂鸡时米里有灰尘,当灰掉到眼睛里,这时候要把手往眼睛上一抹;拾玉镯的时候手指要轻微颤抖体现人的紧张,等等。”
也正是桂戏演员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每一个生动细节的琢磨与推敲,成就了一个个经典曲目。除了文章开头的《拾玉镯》,桂戏经典剧目还有《打金枝》《烤火下山》《断桥会》《抢伞》《穆桂英》《闹严府》《合凤裙》《李逵夺鱼》《泗水拿刚》《排风演棍》《刘青提》《盗甲》等。桂戏也因此获得了“大小本杂八百出”的美誉。
两次改革 “旧竹发新枝”
声腔流韵,广纳精华,博采众长。三百年悠久历史的桂戏能在八桂大地上大放异彩,有3个人功不可没。
“请缨援越抗法寇、风雨飘摇保台湾、桂林城内兴桂剧”,这是清末桂林名士唐景崧所做的三件大事。唐景崧曾任台湾巡抚,中日甲午战争后,爱国的他拒不割弃台湾。战争失利后,唐景崧回到家乡桂林。书香门第出身的他醉心于戏剧改革,在榕湖南岸设五美堂别墅,自掏经费,组织起了“桂林春班”戏班。许多桂戏名伶,如须生马老二、宝福、宝喜;小生明才、周明圃;旦角一枝花、林秀甫;净角宝龙、月朗;丑角蒋老五等都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桂林春班”还大胆创新,招收了30名女学徒,桂戏从此有了女演员。
光是听戏不过瘾,唐景崧还以昆曲等剧种为参考,执笔编写起了剧本,并对桂戏的辙韵、服装、表演风格都进行了规范化。在回桂的7年中,唐景崧共编撰40多个曲剧,其中以红楼梦题材影响最大。《黛玉焚稿》《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看花泪》《芙蓉诔》在当时长演不衰。唐景崧也因此被誉为“桂剧第一剧作家”“20世纪中国戏曲现代化的先驱”。
“眼前灯火笙歌,直到收场犹绚烂。背后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凉。”五美堂戏台上,唐景崧自撰对联,写出了自己的半世沧桑。当历史终成尘烟,落花归于泥土,繁华都散去,只有悠扬的戏曲余韵绕梁,在口口传唱中焕发新生。
旌旗招展,金鼓雷动,梁红玉一身戎装,身手爽利,尽展巾帼飒爽英姿,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新桂戏《梁红玉》在桂连续上演28场,引发巨大轰动。这部剧是现代剧作家、戏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的欧阳予倩根据同名京剧改编而成。
20世纪30年代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马君武为扫除桂戏舞台的颓靡之风,对桂戏进行了有意识的革新。为了更好地提升桂戏水平,马君武邀请与梅兰芳齐名的好友欧阳予倩担任广西戏剧改进会会长职务。秉承着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挥自己特长的理念,欧阳予倩首先整改、重组了原戏剧团,将其更名为“桂剧实验团”。同时,对演员开展声台形表、七力四感等基本功素养训练,组织演员学习戏剧理论知识,等等。正值抗战时期,马君武、欧阳予倩等人还以戏剧为阵地,高举“文艺抗战”的旗帜,共同推进文艺救国的抗战事业。桂戏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实现了崭新蜕变。
1944年,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欧阳予倩和田汉、熊佛西等人组织了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壮举”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此次剧展集合了半数中国戏剧团体参与其中,而桂林作为抗战时期的文化城,正是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戏剧盛会的策源地。
在剧展期间,桂剧实验团演出了欧阳予倩创作的《木兰从军》《人面桃花》等,场场反响热烈。
山水有魂 桂林有戏
千年山水,百年戏剧。不可否认的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戏院已不复当年辉煌盛景,走进戏院安安静静看一出戏也成了一件稀有事。于桂戏而言,也曾一度面临着观众流失、演员断层、优秀作品减少等问题。
如何让古老的戏韵继续流芳,让“吃茶来、看戏去”成为观众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市作出了一系列大胆尝试。
2023年12月31日,在广西省立艺术馆内,座无虚席。大批戏曲爱好者早早来到戏院,等待跨年好戏开场。
描眉点唇,对镜红妆,戴冠披蟒,羽衣霓裳。随着巨幅纱幕缓缓升起,“贵妃”徐徐起身,回眸一笑,《桂林有戏》拉开了帷幕。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咏桂》《拾玉镯》《人面桃花》《娘送女》《除五瘴》《桂林弹词·桂林大鼓》《象山水月》等好戏轮番登场,婉转的戏腔、热烈的喝彩声,给夜桂林平添了动人的韵味。
桂戏国家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张树萍介绍说,《桂林有戏》是创作研究院与青年戏曲导演李卓群及其领衔的主创团队用了5年时间打造的文化精品。它将桂戏、彩调、文场、弹词等桂林地方戏集中在一个舞台上展示,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桂林的地方戏曲孕育在山水之中,与山水交相辉映。我们创作的《桂林有戏》,就是想告诉大家,山水就是我们的舞台,我们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演绎着人生的百态,传递着我们对这方水土的无限热爱。”
如今,《桂林有戏》已经累计上演300余场,成为了中外政要、各方宾客来桂林必看的名片级演出。
传统剧目常演常新,当代桂戏佳作迭出。近年来,我市戏曲艺术工作者深耕细作,推出了《破阵曲》《燕歌行》《马前泼水》等一批讴歌时代、贴近群众的桂戏精品。其中,《马前泼水》以“覆水难收”的典故为蓝本加以创新,在演员细腻的演绎下,传统故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桂戏演员伍思亭也凭借剧中崔巧凤一角成功摘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梅花奖。
口传心授是传统戏剧传承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在戏剧创作研究中心老演员的传帮带下,一批优秀的桂戏青年演员逐渐走向舞台中央,古老的桂戏也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实现了活态传承。以《桂林有戏》为例,舞台上的演员近半数是“95后”。在“戏曲进校园”的持续推进下,越来越多的娃娃披上了彩衣,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在中山中学,恢复后的“中山剧社”常常会上演桂戏,从《贵妃醉酒》到《红灯记》,孩子们全情投入,俨然成了“戏中人”。该校音乐教师、剧社负责人秦敏介绍说,目前社团总共有30多名同学,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还有很多。“所以我们也开设了与戏曲相关的校本课程,让更多学生能接触到本地戏曲。”
一座城,一片月,一折戏,一段史,一生情。当熟悉的戏韵飞出亭台楼榭,与山水交相辉映;当一个个普通人在戏中读懂生活,找到共鸣、找到慰藉、找到文化的自信,拾起前行的力量,古老的戏曲便会声声不息,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