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这就是桂林的“小年夜”

来源: 桂林晚报 2024-02-07 10:22:34 我来说说 阅读

  “过小年”一直备受桂林人重视今年也不例外

  吃团圆饭、发红包、搞庆祝活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欢度“小年夜

  随着除夕临近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已愈发浓郁

  PART.01

  延续了21年的“小年夜之约”

  2月3日,是民间俗称的“小年夜”。这天的午餐时间,在七星区东江街道漓江社区里,78岁的上海老人周森淼,再一次坐在了圆桌旁。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菜:香菇鸡汤、豆腐酿、煎年糕、清蒸鲈鱼、欢喜饼……让人垂涎欲滴。随着热气腾腾的手工饺子上桌,这“小年夜团圆饭”算是齐活了。周爷爷端起饮料当酒,说起了祝酒词:“我喜欢桂林,我喜欢社区,我由衷感谢这个时代!”

  周森淼是漓江社区的居民。几年前,他的生活遭遇不幸,家人相继去世,只留下他一人抚养孙女。逢年过节、家家团聚的时刻,周森淼心里更不是滋味:“家里冷冷清清的,过年也没什么意思。”

  得知周森淼的情况后,社区党委书记莫庆林诚挚地邀请他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每年小年夜前,周森淼都会接到社区的电话,让他带着孙女一起去吃团圆饭。

  事实上,在小年前后,组织社区的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一起吃团圆饭,早已成为漓江社区的传统活动。从2004年发起以来,至今已坚持21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区班子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这项活动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为了让大家更能感受到家的味道,每年团圆饭的菜都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亲手做。今年的志愿者中有熟面孔,也有生面孔。几位70多岁的阿姨已参加了好几年的团圆饭活动,对她们来说,小年到社区帮忙做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16岁的李玲萱和陈佳钰则是看到社区的志愿者招募令后新加入的,她俩主要负责打打下手,帮忙洗菜备菜。“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很有意义。”李玲萱说。

  社区邀约,居民赴约,双方守约。延续了21年的“小年夜之约”背后,是一群有心人的爱心接力。他们用这份细致体贴的关爱,帮助困难群体抚平无常命运带来的创伤,让失意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中午1点,等所有人都入席后,忙了几天的莫庆林,才有一点空闲坐下来。随后,她又开始张罗着给腿脚不便的孤寡老人送菜上门。

  “要让大家都感受到年味,一个也不能少。”(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王亚东)

  PART.02

  “百家宴”吃出团圆味

  2月3日,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寒冬腊月,北风呼呼,伴山雅集小区内却春意融融,喜气洋洋。当天,七星区汇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彰泰·伴山雅集物业在这里开展“我们一起过小年”主题活动,居民们齐聚一堂,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小年夜。

  下午,居民、社区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就开始忙前忙后,张灯结彩,铺桌备菜,张罗这一顿300多人参加的团圆宴。

  在小区活动中心,舞狮迎宾、财神送福、刮刮乐等活动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居民都兴高采烈;在全家福拍摄区,居民们通过一张张全家福定格了他们幸福的模样;广场小舞台上的文艺演出,更是让居民们掌声不断,喝彩连连;热火朝天的舂粑粑环节不仅传递着浓浓的邻里情,而且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盼望。

  而后的团圆宴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盘牛肉是我清早起床去采购的,味道鲜得很,大家快尝尝。”“我不会做什么‘大菜’,但我做土豆焖豆角最拿手,希望大家吃得开心。”……满满一桌子菜,不少都是居民们各自从家里烧好带来的。每个菜都有吉祥喜庆的名字,比如“花好月圆”是一大盘香酥圆润的茄盒,“欢欢喜喜”则是炸欢喜跟水果的拼盘……

  最受欢迎的当数糖醋排骨,刚上桌一会儿就被一抢而空。负责制作这道菜的袁阿姨当天下午在厨房里做了三个小时。“之前一直和老伴琢磨该做一道什么菜,最终确定做糖醋排骨。虽然做这个菜有点费功夫,但看到这么受大家欢迎,我很高兴。”袁阿姨说。

  现场20多张圆桌,大家围坐桌前,像家人团圆一般,有说有笑地品尝着美味佳肴,欢笑声、碰杯声、祝福声中传递着浓浓的邻里情谊和幸福味道。

  据了解,伴山雅集小区是个新小区,平时居民们接触交流不多。在社区和小区物业牵头下,大家建起了微信群,平时在群里发布一些消息,比如下雨了提醒邻居收衣服、哪家的窗户忘记关了等等,拉近了邻里的距离,让大家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今年社区和物业组织的小年夜活动得到居民们的热烈响应,大家表示要继续办下去,还要越办越好。(记者陈静 通讯员段启玉)PART.03

  乡贤返乡为乡亲送“大礼”

  在双桥村,在全州县城,陶建明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从双桥村走出的乡贤,34年来坚持用公益行动回报家乡。这一次,他又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带来了一份厚重的春节礼物。

  据双桥村支书陶金介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该村村民日常生活用水水质不是很好,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取水较为不便。为了让村民喝上放心水,2023年12月,乡贤陶建明自掏腰包160多万元,全力协调土地,组织群众挖管沟、铺管道,建设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工程。该引水工程的水源引自12千米以外的越城岭山脉左江水源头,打了2个近400米的岩石深井,埋管长度超过15千米。该工程的竣工,不仅让双桥村委前陶村、桥头村、后陶村3个自然村200多户、1200多人喝上了清洁、健康的山泉水,也给这3个自然村的农田提供了灌溉保障。

  “有了优质的自来水,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村民陶现清的一句话,代表了众多乡亲的心声。而为了表达对乡贤陶建明的感激,村民们专门为引山泉水的水塔取名建明泉,并把山泉水誉为“幸福水”。

  在通山泉水庆典仪式现场,还举行了隆重的发红包活动。陶建明出资30多万元,为村里200多位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了1000元的大红包,并送上春节慰问大礼包。细心的陶建明知道老人舍不得花钱,专门在红包里装了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现金,方便他们使用。

  谈及自己返乡送“大礼”的初衷,陶建明湿了眼眶。他说,曾经他家特别贫穷,是乡亲们的无私帮助,让他们全家挺过了很多难关。如今,无论走到哪里,他心里永远想着一件事:回报家乡,回报乡亲们。他说,这一次,他通过努力,能给乡亲们喝上放心的山泉水,能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据全州县政府党组成员蒋小猛介绍,陶建明坚持每年回乡过年,给村里老人发红包,陪老人们吃年饭,此举已经坚持了34年。此外,他在社会上坚持做了很多公益事业,总捐资额已超过2000万元。“陶建明先生为孝敬老人树立了标杆,为乡村振兴不遗余力,他的德行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蒋小猛说。

  据悉,多年来,陶建明先后获评广西十大孝心人物、广西公民楷模、广西道德模范等荣誉。(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唐宏 文小静 邓琳)

  来源丨桂林日报


责任编辑:李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