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人”热搜第一!没开玩笑,这种病死亡率高达80%

来源: 柳州晚报 2022-07-14 09:51:36 我来说说 阅读

  酷热天气持续多日多地已进入“烧烤模式”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

  多地出现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

  近日,

  #热射病#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

  相关词条霸榜热搜。

  


  


  热射病,这个貌似不起眼的病症,竟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多人因热射病送医抢救,有人死亡在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里,“热死人”不是一句玩笑话。河南郑州一名男子因为中暑昏迷,医生监测到他身体的核心温度达到42.3℃,内脏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

  过去一周浙江持续高温,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连续接诊了两位病情危重的“热射病”患者,一人经过抢救无效死亡,一人仍在昏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0日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不幸去世。3名“热射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余岁、40余岁和60余岁,其中年轻的两位患者均是户外工作者,年龄稍大的患者发病时正在湿热的厨房做饭。

  什么是“热射病”?

  要了解“热射病”,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医生表示,“热射病”的死亡率能达到70%~80%。

  根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

  “热射病”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大于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上“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如何救治与预防?

  一、先期预防是关键

  高温天气下需尽量避免在11时至16时外出,如必须外出则要做好防暑防晒的准备;特别是户外工作人员在高温天气到来时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水补充盐分;出门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此外,要备好防暑药品;保证充足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睡眠质量。

  二、现场救护很重要

  1.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2.严重者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地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去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及时拨打120就医。

  


  来源/封面新闻、中国天气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