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家兵、宋丽珍夫妻俩从地里采挖出来的马蹄。 记者刘菁 摄
□本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黄昌电 钟盈盈
“今年雨水比较充足,马蹄个头不错,亩产预计能达到4500至5000斤,算是一个丰收年。”种植户欧家兵拿起刚从地里挖出来裹着泥土的马蹄,两个马蹄就几乎占满了他的手掌心,用水简单冲洗,马蹄棕红色的外皮颜色鲜亮,掰开马蹄,如雪一般的果肉十分诱人。
12月6日,记者来到荔浦市双江镇双安村下北口屯,眼下正值马蹄上市时节,原本连片的绿色田地换上了深褐色的“外衣”。据了解,马蹄需要特定的生长环境,且成熟后皮薄易破,在采挖时,需要十分仔细,所以目前仍无法用机械代替人工进行采挖,种植户们起早贪黑,迎着冬日的冷风,也要将新鲜的马蹄采挖上市。
马蹄也叫荸荠,被誉为“地下雪梨”,有清热生津、化痰、消积等作用,因味道鲜甜,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不少市民朋友的喜爱。欧家兵告诉记者,他们所种植的马蹄是“水果马蹄”,双安村的土壤肥沃,种植出来的马蹄个头大、果肉细嫩,马蹄的外皮薄且色泽红润,口感也十分脆爽、清甜。
对于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欧家兵来说,卖马蹄也有不少“门道”。“毛马蹄”,即从地里挖出来,不经过任何加工,可直接售卖的马蹄,其收购价在每斤1.8元到2元;“白马蹄”,即需要将马蹄削皮之后售卖,主要是卖给罐头厂、餐饮店等做成加工食品,其收购价在每斤2.2元到2.3元;“统货”,即不论个头大小,称斤售卖的马蹄,其收购价按照收购数量波动。据了解,今年“毛马蹄”的收购价,与去年每斤1.9元的收购价相差不大,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欧家兵种植的5亩马蹄,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今年马蹄的丰收,双江镇在前期种植时,对于病虫害防治和施肥都下了“苦功夫”。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的病虫害问题,双安村以合作社为依托,创建了“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推广“三免”“三避”、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先进种植技术;并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举办无公害马蹄种植技术、水肥管理、储存管理等各类科技培训班十余期,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种植马蹄的技术水平。同时,还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模式,充分发挥马蹄协会的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优势,为种植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做好全程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双安村种植马蹄带来的收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近年来不断辐射带动周边村屯进行马蹄种植。据了解,双江镇马蹄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的建设面积达600亩。目前,在双安村,马蹄种植面积1300亩,带动农户200多户;两江、太和、官相三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2000亩,带动农户500多户,真正形成了“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发展格局。同时,在田间地头还培养出了不少像欧家兵这样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土专家”,通过种植马蹄、发展马蹄产业,让农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