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于是就地取材,使用各种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实践中,人们发现竹子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并流传至今。
灌阳县黄关镇自古以来就有大片竹林,竹子自然而然融入了当地村民劳动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竹编的凉席、凉枕、扇、箩、筐、篮、箕畚等日用品,竹篾也被编成了虫鱼鸟兽造型的装饰品,以满足居民对美的追求。
近日,记者来到黄关镇,听非遗传承人讲述灌阳竹编技艺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竹编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分支,灌阳竹编技艺便是当地居民在劳动中不断完善发展,且富有桂北地方生活特点的一支。
灌阳竹编技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编织竹篾为主,穿插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技法,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入竹节、竹片等,使作品的形状、功能变化多样。灌阳竹编作品多与人们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如斗笠、笼、簸箕等农具,近年来,灌阳竹编作品逐渐向手工艺品转型。
探“店”地址:灌阳县黄关镇
主讲人:灌阳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文崇永
■传承
从劳动中来 编织凝结着辛勤的汗水
文崇永的小店,就开在灌阳黄关镇政府大院后的一条小街里,除了售卖黄关面条,他的竹编作品也会摆在店铺里销售。
文崇永今年72岁,店铺里的竹编作品都是他亲手编织制作出来的。大件的有竹筐、簸箕、鱼篓等,各种传统的农具应有尽有,小件则有酒壶、果盘等,还有挎包、发卡等。这些作品既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也能作为装饰品赏玩。
在一众竹编制品中,记者被一个“红酒杯”吸引,细细密密的竹篾编织成高脚杯的造型,“杯肚”则嵌入了一整个精心打磨的竹节,让这个竹编杯子能盛水、泡茶。
竹编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分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竹编日用品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材料易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统竹编制品牢固耐用。
“我是地地道道的黄关镇民,在这里生活70多年了,镇子里跟我差不多岁数的老人都会做竹编。”文崇永说,黄关镇中部较为平坦,周围则被山林包围,而竹子便是其中的一大“主角”。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家中的农具和生活用具,有一大半是长辈从山上采竹回来编织而成的。工艺简单一些的勺瓢杯碗等小物件,只需要取用粗细适当的竹节,用锯子切割成相应的形状后,再将其内部与边缘打磨光滑即可;而那些有特定功能的农具,如簸箕、笊篱、鱼篓等,则是将竹子劈成一指粗细的竹篾,充分晒干后编织而成。“竹子满山都是,而且长得飞快,几乎可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并且物件既牢固又耐用,所以竹编技术几乎就成了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必备技能。”
自记事起,文崇永就一直跟竹子打交道。农闲时,文崇永总是看着长辈们在用竹子编织物件,他在一旁帮忙打下手,逐渐开始接触竹编技艺。
“当时十几岁的孩子没什么娱乐项目,就特别喜欢到田间地头捞鱼捉虾,但又没钱买鱼篓虾箪,所以就用家里剩余的竹篾自己编工具。”就这样,文崇永在玩乐中精进了竹编技术,并逐渐从小帮工变成了家里竹编的主力。
到艺术中去 竹篾之间孕育美的追求
如果说,早些年的竹编是更注重功能和实用,那文崇永现在努力的方向,就是让竹编作品更具观赏性。
文崇永说,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竹编,也各自有一套独特的编织标准,但不管要求是高还是低,最核心的两个评判因素依旧是功能性与耐用性,而不管竹编作品的美丑,只要能派上用场就算合格。
“这样的评判标准是很有时代特征的。就像一个竹筐,只要它能装下足够多的物品,并且用上好几年不坏,谁会在意编织的竹篾整不整齐、或者筐口圆不圆呢?”文崇永做了几十年竹编,他最深切的感受是,灌阳竹编过去的精细物件太少了。
2008年前后,年近花甲的文崇永决心摸索灌阳竹编的创新之路。
文崇永告诉记者,最开始他去跟其他村子的人学,每次赶圩时看到有人摆摊卖竹编就会凑上去看,跟他们聊编织的技巧。后来又跟着电视找灵感,每次节目里面出现锅碗瓢盆时,他都会先想一想,它们能不能用竹子编出来?只要拿定了主意,文崇永就会开始尝试编织,但想法要落地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他都做不出想要的效果,只能汲取经验,拆开重做两次、三次,直到做好为止。从产生想法到完成竹编,往往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
在文崇永的介绍下,记者再次尝试“看懂”他的竹编作品,并从众多细节中发现了老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文崇永制作的竹编果盘不仅牢固结实,还给它编上了鸭子的脑袋,放在桌上就像一只在水面畅游的小鸭;用来装酒的小壶以葫芦为主体,特意用3种不同粗细的竹篾编织出壶身上精致的花纹……
文崇永用自己的匠人情怀,将一件件生活用品做成精美的艺术品,让灌阳竹编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
坚守与创新 让传统技艺保持青春活力
让灌阳竹编技艺传承并创新,文崇永和其他匠人一直在努力坚持。
“塑料制品的普及给竹编带来过冲击,价格便宜、材料易获取的塑料制品,大幅取代了家庭中竹制品的地位。”文崇永说,虽然竹编所用的原材料竹子成本并不高,但是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小,而且,塑料制品的牢固耐用程度是竹编望尘莫及的。
“不光是塑料制品,现代化的农具也进一步挤压竹编制品的生存空间。比如以前灌阳人家家户户必备的粪箕,在有拖拉机后基本上也消失不见了。有一段时间竹编做了卖不掉,没有经济效益,愿意继续做竹编的人越来越少,更别提想让年轻人把技艺传承下去了。”
但文崇永并没有因此放下手中的竹篾,在竹编日益衰颓的那段时间里,他更加希望通过加快竹编的转型而实现传统技艺的“翻身”。
每年,文崇永都会带着自己编织的作品来到灌阳“二月八”农具节,在农具节上,文崇永的创新作品因为兼具实用与美观,而被赋予了工艺品的属性,并且反响很不错。“很多人看我做的竹编造型独特,都很乐意将它们作为摆件买回去,口碑在顾客朋友圈中互相传播,越来越多人知道灌阳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竹编了。”
渐渐地,文崇永的竹编打出了知名度。2021年,灌阳竹编技艺成功入选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崇永也成为灌阳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文崇永说,在那之后,他接到了不少独特的订单,有要求编织生肖的,有想编织浸水坛子的,有一位市里来的客人,甚至请他制作心肺竹编模型。“竹编这门老手艺,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想让艺术永葆活力,那就不能停下创新尝试的脚步。”
现如今,文崇永的作品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当地不少村民闲暇时会来到他的店铺里,跟着他免费学习竹编技术。“竹编是我们这里的老传统,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乐意教,我希望灌阳竹编能走出黄关镇,并且一直传承下去。”文崇永说。
■发展
灌阳竹编技艺是黄关镇当地居民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手艺,当地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竹业资源,村民用竹、养竹已成传统,所制竹编具有浓郁的桂北地域特征。
目前,灌阳县内制作竹编的老手艺人有百余户,大多将其作为农闲时的生产副业。以文崇永为代表的灌阳竹编新时代传承人,在保留传统竹编实用功能性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摸索竹编技艺在艺术创作上的更多可能性。
在传承人的带动下,灌阳竹编技艺也由单一的家族谱系传承扩大到师徒传承与群体传承,文崇永在义务传授相关技艺的同时,也多次受邀前往桂林市部分高校进行授课讲座,将这项诞生于灌阳山村中的传统技艺介绍给新一代,使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发扬光大。
记者阳聃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