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不同的使用需求,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等都影响着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
距离灵川县城西北15公里的源口村,三面环山,且群山多为石山,历史上许多村民都会做石匠活,石雕技艺成为了村民们代代相传的技术,佼佼者则要属村中的阳氏家族。
近日,记者来到源口村,倾听阳氏石雕技艺传承人阳新文讲述他和他的家族与石头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石雕,是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阳氏石雕技艺技法以传统的圆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为主,在传统石雕技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雕塑的技法,创作手法呈多样化,注重线条刻划。其作品既可作为桥梁、房屋的构件,也可记录传统文化。
探店地址:灵川县源口村阳氏石雕传承基地
讲述人:灵川县阳氏石雕技艺传承人阳新文
■传承
代代相传 与石头“对话”500多年
在通往灵川县源口村主干道的路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那是一尊石牛雕塑,石牛的身后,便是阳新文的石雕工作室。
工作室的前面是阳新文和学徒们的雕刻区,记者赶到时,阳新文正拿着锤头和凿子进行石雕工作,在一声声清脆的敲击声中,石料碎片飞溅,地面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石粉。“这些石雕作品有的耗时数月,有的耗时数年,每一件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阳新文说。
穿过工作区就是展示间,墙壁上张贴着阳式石雕的介绍海报,房间里还摆放着阳新文雕刻的各种石雕作品:石龟、石狮、鱼、茄子等,还有石缸、柱础等生活用品,以及雕刻手法灵活细腻的石刻拓印版画。
阳新文说,他们家族是源口村的一个雕刻世家。据源口村阳氏族谱记载,阳氏石雕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出生的先祖阳文富。阳文富在明朝景泰年间开始做石雕,距今已500多年。在阳新文建在源口村的百源通达石雕刻艺馆内,还保留着阳氏祖上于明代雕制的柱础,这成为阳氏雕刻技艺源远流长的力证。
“村子里把技术顶好的石匠称为‘首事师’,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阳新文说,自己12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石雕技艺,为了锻炼基本功,打坏了几十根凿子。随着技术的熟练,开石头打炮眼的动作成了肌肉记忆,他眯着眼睛都可以用锤打中钢钎。仅用了3年时间,他便从父亲那里熟练掌握了平直、篆刻、圆雕、镂空石雕四大手法,成为当地最年轻的“首事师”。
1992年,23岁的阳新文前往著名“石雕之乡”福建,以及上海、湖南等地,边打工边向当地雕刻高人学习技艺。他后来还来到桂林愚自乐园,给驻园雕塑家担任了9年的助手,与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雕塑家合作,协助完成作品80多件组,其自身的石雕技艺得到了极大提高。尽管已与许多国内外石雕大师交流合作,但阳新文却清醒地开始审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自己发展的方向。
2006年,阳新文返回源口村,开设了自己的石雕工作室,专门从事传统石雕技艺的学习和研究,也开始收集整理传统石雕石刻技艺在当地的历史和用途。靠着不断钻研,阳氏石雕在2014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阳新文也在2017年被评为阳氏石雕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石雕亦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采访过程中,阳新文给记者展示了传统石雕技艺。
与现代雕刻技法中使用切割机、磨钻等工具不同,传统工艺更注重锤与凿的“手上功夫”。不仅在体力上辛苦耗费力气,心力上的考验更“熬”人。他告诉记者,一件石雕作品要经过整体构思、精致绘图、准确定点、细腻打磨等环节才能完成,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错,就会影响整体效果。
闲暇时间,阳新文时常会去看一些古代遗存的雕刻建筑,它们让阳新文对自己的雕刻技艺有了更高的追求,也让他倍感传承的担子之重。
“石雕跟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阳新文说,大众在谈起石雕时总会以为它很巨大,是过去豪华宅邸或者园林中才会出现的装饰艺术品,但这种想法并不全面。“从功能上细分,石雕也有亲民的实用派,大的像农村房屋的门槛,还有装水的石缸,小的像书桌上的镇纸等,在不同的场合,石雕也会有不同的特征。”
在阳新文看来,现代雕塑技巧与传统雕刻技艺都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不同的技法自然有各自的优势区间,现代机械可以大幅缩短创作时间,减少劳力投入便于量产,但是传统手工在细节刻画与表达创作者意图的方面则更加细腻,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对石雕艺术的推广有着不小的助力。”
阳新文工作室出产的雕刻作品,不仅有鲜明的南派石雕工艺特征,还与现代石雕的创意相结合,深受市场青睐。如今,他雕刻的茶盘、摆件等石雕产品供不应求,工作室年产值200多万元。
不仅是生产石雕商品,如今的阳新文还经常参与石雕文物修复工作。他说,石雕文物修复很复杂,尤其在复原文物的表面质感、纹理等方面,需要匠人对手工技巧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实现,仅凭借现代工艺很难达成。作为传承人,这几年他先后参与了灵川长岗岭生态博物馆石文物修复、桂林中学孔庙府学棂星门修复等。看着古老的石雕技艺为新时代的建筑增光添彩,他更加坚信在传承老技艺的基础上,必须坚守匠人之心。
在阳新文工作室的一角,摆放着他正在创作的一件石雕作品。该作品是桂林市文物单位联合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委托其雕刻复制的桂林开元寺舍利塔碑。雕刻复制如此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石碑,不论从石材选取,还是从字样、花纹设计等,阳新文都做得一丝不苟。几个月下来,由龟趺底座、基座、主碑、龙纹碑额四部分组成的舍利塔碑已完成大部分,再有几个月,这座重型雕塑就将完工。整个工程量巨大,耗时一年多,成本很高,但在阳新文看来,传承祖辈留下来的手工艺,并用这门老手艺去给新时代增光添彩,是物质回报根本无法比拟的。
开拓眼界方能创造经典
在阳新文看来,以前阳氏石雕技艺多用于架桥、建房中,创作也多为反映传统文化,技法以传统的圆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为主。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必须在变中求变。为此,阳新文开始把眼光转向石雕技艺之外的园林景观、城市雕塑、景区及展览馆空间设计等领域,并不断吸取众家之长。众多融合了传统石雕技艺与当代雕塑技艺、设计技艺等的新作品接连诞生,阳氏石雕作品的品质和艺术表现力得以大大提升。
阳新文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材质,传统技法使用的工具,可以处理的石料很有限,尤其是对一些硬度较高的石头基本无能为力,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面对鸡血玉这样硬度较高的材料,我们也能游刃有余。”
据灵川县潭下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靠着不断的突破创新,阳新文创作的作品先后在各种工艺品展示中获奖。2010年,阳新文创作的石雕系列获桂林市行业产品评比一等奖;2011年,其石雕作品《玄武大帝》,被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并永久展出;2012年,其作品《好事多磨》获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石雕项目类金奖。2020年11月,阳新文的工作室被中华工艺美术网等单位授予中华工艺美术网非物质文化石雕传承创新基地、文旅教育基地……
在桂林城南麒麟山脚的瓦窑小镇,就设有展示阳氏石雕作品与历史的镌石坊。镌石坊不仅展出了阳新文雕刻的多样石雕作品,整个场景也依照古代招募工匠的场景设置,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明朝,并可以亲身体验石雕之趣。大量游客在实地体验石雕创作之后,也让这项传统技艺成为大众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谈起传统技艺的传承,阳新文也有着自己的创新思维。在他看来,传承传统与现代工艺并不冲突,保留匠心的同时也要持续开拓学习的眼界,产业集群化、协会化比单一的授徒来得更有意义。在他的理想版图里,石雕是文化、是商品,更应该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产业集群。这门老手艺,只有汇集众人之力,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发展
阳氏石雕主要由传承人及其徒弟从事实践与传习,其主要技法源自阳氏家族内代代相传,经其传承人不断完善,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南派石雕技法。
过去,阳氏石雕技艺常年被周边村庄邀请参与楼宇建筑、桥梁搭建,石雕技艺一代代传承。他们雕刻的源口村祠堂雕花、参与建造的建筑如桂林明代靖江王陵、源口村神门江朝暮桥、东宅村的石拱桥等至今仍完整保存。
现在,阳氏石雕的第二十代传人阳新文与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11多位雕塑家合作,协助完成作品80多件组,自身的石雕技艺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在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后,阳新文的徒弟已经发展到20多人,他自己也毫不保留地将石雕技艺传授给新人,且常与他们一起探索石雕传承与创新。
记者阳聃甫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