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种茶、制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修仁茶、龙脊茶、六垌茶都是在史料中记载的好茶。而桂花是桂林的市花,在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了一粒距今一万年的珍贵桂花种子,是目前全世界发现最早的桂花种子。
秋天的桂花与春天的茶叶,在桂林“相遇”,在巧手下形成的桂花茶以桂花的馥郁芬芳衬托茶的醇厚滋味,别具一格。
前几天,记者来到位于穿山小街的山水道茶坊,听桂林桂花茶非遗传承人讲述她与桂林桂花茶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桂林桂花茶引花香入茶,以茶体承香,在桂花与茶的深度融合中,达到一种花与叶、花香与茶味的完美契合。桂林桂花茶制作技艺,是广泛存在于桂林山区的一种古老手工传统制茶技艺,有着四五百年历史。桂林桂花茶制作工艺流程多达20多道,以桂北群体种茶叶和鲜桂花为原料,制作遵循古法,工序精细,采用窨制充分混合茶叶和新鲜桂花之味,窨制工艺分为原料筛选、茶与花拼和、窨制、足火、提花、拼和、复窨、复火、剔花、熏花。
制作中需严格地控制每一个工艺步骤,才能得到品质上乘的桂花茶,形似绿叶缀金花。
桂林桂花茶泡制而成的茶汤馥郁芬芳,历久弥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甘爽醇和。
探“店”地址:穿山小街碧水云天1栋1号山水道茶坊
主讲人:桂林桂花茶非遗传承人李依宸
■传承
一杯香味浓烈汤色金黄的桂花茶
说起桂花茶,以广西桂林、湖北咸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产制最盛。
走进山水道茶坊,在一进门的货架上就摆放着桂林桂花红茶、桂林桂花绿茶的包装成品,精美的包装盒很吸引人。泡上一杯桂花红茶,汤色红润明亮,热气腾腾的蒸汽将桂花的清香带了出来,饮茶时伴着花香茶汤入口,入口柔和又带着丝丝桂花甘润的甜,独特的花茶味道充满口腔。
桂林桂花茶非遗传承人李依宸说,桂林桂花茶历史悠久,民间较认同的说法是自明代起,盛于清代,传于近现代。
在一篇题为《桂林桂花茶产业发展探析》的论文中提到,桂林桂花茶在明朝就被崇祯皇帝所喜爱,作为绿茶系列的桂花茶利用地处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的优势,避开同属绿茶的龙井、碧螺春等名茶,有着自身特色。
上世纪70年代,桂林茶厂开始生产桂花茶,这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就有记录。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2019年名字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全州的桂北农场(前身为广西农学院桂北分院和全州县国营咸水农场)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桂花烘青茶,并规模生产,还制定了产品标准。
其中,桂北农场在1986年就有桂花茶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各国和地区;1989年,已开始远销西欧市场。在1989年自治区优质茶评比中,桂北农场连中三元,其中,一级桂花茶获“自治区优质茶”称号。其创制的桂花茶外形紧结,茶与花比例协调,香气清幽,滋味甘和,汤色金黄,冷汤香气持久,饮时口感好。
“桂花茶香味浓烈清雅,汤色金黄,在当时可是热销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饮茶人士欢迎,销往广东和国外部分地区。”李依宸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在龙胜、兴安、灵川、临桂等地方,不少人在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制作桂花茶。
李依宸的先生是临桂区会仙镇山尾村人,桂花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现在家中还保存有一整套家传、完整的桂林桂花茶制茶工具,如杀青锅、簸箕、烘炉、窨箱等,制作工具齐全。
李依宸说,在民间,桂花茶制作的原料一般是野生古乔木茶树,而桂花则选用金桂,采用窨制充分混合茶叶和新鲜桂花之味,茶叶成品具有独特的桂花清香味,口感细腻绵长。
一段爱情开启桂花茶传承的缘分
李依宸并非土生土长的桂林人,自幼生长于博白双凤圣女岭下的她从小学会了采茶,还跟着外公学习制茶。但是,那时她也没想到未来会与茶有那么深入的“交流”。
李依宸因到桂林上大学被这方秀美的山水吸引而留下来,在工作过程中与丈夫相识、相知、相恋走入了婚姻,也就是这份爱情,让她接触到桂花茶,也爱上了桂花茶,慢慢开始接触茶道,醉心中国的茶文化。
“我制作桂花茶的手艺就是跟家公学的。家中的祖辈在19世纪末便掌握了桂林桂花茶的制作技艺,家公做桂花茶做得特别好,是家族里桂花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依宸说,虽然以前没想过从事茶叶相关的工作,但也许是一种缘分,让从小接触茶的她认识到有桂花茶家传的老公。
为了能更好地传承这项技艺,李依宸在婚后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专心地传承桂花茶。“人生能从己所好是所幸之事。”李依宸说,“既然这样,那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回归茶路吧。”
李依宸向记者介绍了桂花茶的制作方法,按照其家公所传授的传统做法,制作是采用窨制,这是制作花茶的一种工艺,鲜花吐香、茶叶吸香,最终融合的过程。做好的桂花茶保留了窨制过的桂花干于茶中。“桂花的花香并非气质型的花香,而是属于体质型的花香,在窨制过程中,桂花从鲜花到干花,呼吸间完成香气的吐放仍有余香,所以传统做法会保留花干在茶里,但被吸附过香气的鲜桂花成干后容易产生苦味。”
为了在做好桂花茶的同时,又能除去桂花成干后产生的苦味,李依宸先后到浙江大学、中国茶叶研究所进行茶叶知识的系统学习,调整自己的知识架构,经过在茶路上不断摸索,创新了桂花茶的制作工艺——独创剔花再熏香。
如今桂林桂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多达20多道,在制作时茶与鲜桂花要经过两到三次的窨制,每次窨制都要剔除变干的桂花,在完成全部窨制过程后,再使用冻干技术干燥过的桂花干拌入熏香,“这样能提高花香的鲜灵度和滋味的甜爽度,更容易充分保留桂花的香气,与茶叶融为一体,提升桂林桂花茶的品质。”
解决了窨制后的鲜花影响泡饮时的茶味和口感这一问题后,为了做好桂花茶,李依宸在原家传所用的临桂五通茶基础上,不断探寻更多的好茶坯。“在历史上,龙胜的龙脊茶和兴安的六垌茶都曾是贡茶,这也足以说明我们是有很多好茶的,为了保证桂花茶中的茶能有好品质,我在桂林很多地方进行了考察,最后,选择龙脊的茶树。”李依宸说,“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茶树,比人工种植的茶树更具有养生功能,龙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为桂林桂花茶的制作提供了资源优势和质量基础。”
自2013年以来,李依宸在龙脊对传统茶园进行改造,保护性圈养古树茶5000多株,建立茶叶粗制所2个,标准厂房1座,茶文化传播中心1个,使制作技艺得到发扬光大,桂花茶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颗要让桂花茶再次绽放辉煌的心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桂林旅游的快速发展,桂花茶可以说是当时最热销的旅游伴手礼之一。桂花茶在当时也是桂林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桂北农场还收到过一面全州县外贸局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桂花茶香飘海外,首创出口誉全球”。
然而,随着市场逐步拓展,以牺牲品质换取低价、抢夺市场的现象开始泛起。由此带来的品牌影响和产业冲击,让不少从业者唏嘘不已。再加上近年来欧盟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口准入标准,对桂花茶的出口也构成了不小的影响。
“好山好水育好茶,在以前,桂林桂花茶已经完成了从0到1,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如今桂花茶却沉寂了,我作为传承人,我想出份力,让桂花茶能再次发光。”李依宸说。
每年的清明到“五一”前后,李依宸是最忙的,因为她会在茶叶采摘现场,时刻关注茶叶的品质,用好茶叶做好茶。而到了秋季桂花盛开的时节,她不仅要收集好的金桂桂花,也开始了每年桂花茶的制作,因为桂花开花时间比较短暂,为确保桂花的鲜灵之气能很好融入茶骨,通宵达旦便成了她的常态。
在桂花茶制作上,李依宸对每道流程都要求精准严谨,既要保留桂花茶的传统,也要通过标准化厂房的建设进行标准化生产,因为“只有做好桂花茶的品质,才是桂花茶能再度辉煌的基础”。
与此同时,李依宸也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对桂花茶有一个认识、再度认识的过程。在她看来,桂林桂花茶需要开拓市场,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我正在龙脊打造一个基地,届时也会考虑通过直播的方式来宣传桂花茶。”李依宸表示,她还计划推出精品桂花茶,让高品质的桂花茶满足不同爱茶之人的需求。
■发展
李依宸一直以来致力于桂林桂花茶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桂花茶的制作技艺,她在广西师范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高校开展茶叶选修课教学,致力于桂花茶的传承与传播,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桂林桂花茶制作技艺的队伍。
她积极参与推动桂林茶叶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桂花茶技艺的探索,以极具感染力的创作手法创作了“问茶桂林,寄情山水”的系列作品,推广桂花茶文化,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的茶赛事,多次荣获各种奖项。
桂花茶是桂林文化、风土人情的特殊载体,是传统茶艺的结晶,桂花茶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要保留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性,更要使其代代传承,为此,李依宸还积极培育桂林桂花茶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推广桂林桂花茶制作技艺,带领久负盛名的桂林桂花茶重拾昔日的辉煌,桂林桂花茶的非遗保护单位桂林山水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龙脊推进集桂花茶交流、研究、展览和休闲、茶文化传播培训的现代化茶业项目建设,进行整合开发、建设高标准的康健旅游茶文化长廊和体验园,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桂林桂花茶交流、研究、品鉴、培训基地和旅游胜地。
记者谭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