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一样深呵 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水
——写在桂林设立“漓江保护日”一周年之际
▲水墨画般的大美漓江。 韦毅刚 摄
■嘱托重如山。2022年4月22日,桂林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漓江保护日”的决定》。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漓江保护日”,教育引导全市人民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做保护漓江、保护环境的宣传者、践行者、守护者,营造保护漓江人人有责、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桂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践诺须躬行。这一年,艘艘游船划过漓江激起的浪花,见证漓江保护体系的日趋完善;这一年,两岸世代安居或慕名而来的人们,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讲述桂林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奋进故事。
□本报记者 李思静
四月的桂北大地,春风和煦,百花争艳。桂林500万人民在竞相盛开的春花中,共同庆祝一个特别的日子——“4·25漓江保护日”。
“你们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25日考察漓江阳朔段时的反复叮嘱。
嘱托重如山。2022年4月22日,桂林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漓江保护日”的决定》。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漓江保护日”,教育引导全市人民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做保护漓江、保护环境的宣传者、践行者、守护者,营造保护漓江人人有责、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桂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你们的‘国之大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谆谆嘱托。
践诺须躬行。这一年,艘艘游船划过漓江激起的浪花,见证漓江保护体系的日趋完善;这一年,两岸世代安居或慕名而来的人们,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讲述桂林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奋进故事。
旭日东升,在相公山顶眺望被晨光染成金色的漓江。随着当天的第一艘巡逻艇疾驰而过,尾波泛起的涟漪引出漓江的“凤凰”金身。
今天,由漓管委、公安、海事、渔政、旅游监管部门等组成执法联盟,正通过一系列共建共享机制,开展联合巡航活动,并联合属地政府开展沿岸洲岛滩涂破坏生态环境问题规范整治执法,漓江治理执法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通过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实现“天空地水”一体保护。依托广西海事智慧监管系统、桂林漓江船舶综合监管系统以及广西海事局渡口渡船监控系统等打造漓江天网工程,还引入“无人机+嗅探技术”在线监测船舶尾气排放,科技治水已经成为漓江流域未来治理的方向,“智山慧水,生态漓江”发展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被视作从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重索取轻修复观念“悬崖勒马”,变成“吃山护山、吃水护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沿漓江破损岸线的自然景观,在桂林人充满敬畏和呵护大自然情怀的生态修复中,最大限度地保持遗产地的原真性、完整性,成为续写漓江春天故事的生花妙笔。
一艘五星级新能源游船,30艘纯电动力游览排筏,以及到年底漓江上将出现的1200艘纯电动力排筏,正宣告着漓江游览船舶从“燃油驱动”到“电能驱动”升级换代的一场能源变革。这股清新绿色的新能源之风,描述着人们对漓江未来的美好愿景。
每年为城市节约100万吨以上自来水或自然水体资源的发电厂;仅需要传统洗涤方法4%的用水量,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纺织厂;还有已构建循环圈达22个的啤酒酿造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啤酒厂……先进的工业技术与保护漓江的共识正在辅助桂林走出一条以漓江生态保护为底色的工业振兴之路,并引领业界不断探索未来工业的发展模式。
今年一季度,桂林全市接待游客人数2846.74万人次,同比增长93.71%;实现旅游总消费359.48亿元,同比增长90.14%。两岸百姓红火的日子,生动再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桂林的成功实践。漓江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桂林山水画卷,正在全球文旅复苏的热潮中,展现在世人眼前。
春来,所有的江河都期待花开之日。
在中国的西南,漓江此刻,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