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话非遗之二】桂林彩色拓印:让千年文化底蕴更出“彩”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3-03-28 10:35:16 我来说说 阅读

  唐代以来,无数地方官员、文人墨客在桂林诸山题字刻诗抒怀咏志,形成2000多处独特的摩崖石刻景观。桂林摩崖石刻不仅数量居全国之首,而且内容丰富,各类文体、书体、造像俱全,行内谓“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

  桂林彩色拓印植根于桂林石刻文化,继承明代王府工匠技术,分色拓印手法细腻,配色和谐,色泽持久,赋予传统拓印如手绘般丰富的表现力,以极富创造性的南方彩拓风格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拓印史上独树一帜。

  近日,记者走进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内的王府秘拓博物馆,听传承人讲述桂林彩色拓印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拓印,是以纸或绢盖在器物之上,用特制的药水湿润,然后以毛刷轻轻敲锤,待湿纸稍干之后,用扑子蘸墨在纸面上均匀扑打,完成后揭纸,所得即是拓片。拓印技术以颜色来区分,可以分为墨拓、朱拓和彩拓三类,桂林彩色拓印技术属于彩拓的一种。2018年,桂林彩色拓印技术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桂林彩拓以天然材料上色,拓材精心制备,工具纷繁多样,分“块、色、线”拓印,有“金拓”“韵拓”“彩云拓”“岩彩立拓”“镶拓”“五行如意拓”等十多种技法。拓片构图饱满,纹样细腻,色彩典雅和谐,讲究“五行配色”,富于绘画艺术般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探“店”地址: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内的王府秘拓博物馆

  主讲人:桂林彩色拓印传承人王继胜

  ■传承

  继承明代王府工匠技术的桂林彩拓

  近日,记者来到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沿着景区主干道一路向前大约300米,就可以看到一栋米黄色的双层小楼,红色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写着“王府秘拓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一层,最先进入眼帘的是展厅墙壁上悬挂的诸多彩色“福”字拓片。它们的拓印材质除了宣纸还有丝绸和绢布,字体各异,色彩艳丽。除了这些“福”字,一同展出的拓片作品还有碑文和人像,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拥有多种饱满的色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出的这些拓片既是展品也是商品,它们都是由馆内拓片师运用桂林彩拓的技法,从景区内的摩崖石刻一一拓印下来的,每一幅作品旁边都有彩色拓印工艺内涵与价值的介绍资料。游客在了解桂林彩色拓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心仪的作品购买下来。

  走过一排展示柜,就来到了桂林彩色拓印的活态传承体验馆。这里不光展示着桂林彩拓的工具原料,还设置有多个拓印工作台供游客体验。记者看到,不少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使用桌面上的模具和拓包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福”字拓片。

  桂林彩色拓印传承人王继胜的工作室在小楼二层。工作室布置十分朴素,大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刚刚摆得下几张工作台,墙壁上悬挂着不少拓印作品,墙角被几个置物柜占据,上面摆满了拓印工具和装有彩色粉末的瓶瓶罐罐。记者来到工作室时,王继胜正在拓印一件彩色佛像。虽然他的头发已有些花白,但是手上的动作依旧干净利落,拓包每一下都精准地落在图样之内,即使是线条最密集的莲花部分也没有丝毫“越界”。

  王继胜说,拓印是他们家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虽然家族内没有哪位长辈靠制作拓片谋生,但是这门技术依旧通过口传心授到了他这一代手里。“当年需要用上拓印的场合并不算多,只是偶尔有村子需要拓印村碑或是有人家想拓印族谱,想以此作为营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祖辈们都做着别的生计。不过,一代代人都觉得这祖上的手艺不能丢,所以才一直传承了下来。”

  上世纪80年代,王继胜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拓印手艺。由于他对拓印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前往北京工作时经常到有“文化街”之称的琉璃厂学习古玩知识。1996年,王继胜被派往恭王府进行康熙“天下第一福”的拓印工作,从这时候开始,拓印成为了他的主业。

  2000年,王继胜回到桂林,开始在景区进行石碑拓印,在工作中了解到王府秘拓的历史,便萌发了重现王府秘拓的念头。

  桂林博为学校校长李慧岚告诉记者,开创“王府秘拓”的是第五代靖江王朱佐敬。据史书记载,朱佐敬特别喜欢在独秀峰的岩洞里修身养性,研究佛家道家的文化,以此向皇帝表明他没有任何政治野心。独秀峰下有个岩洞名为西洞,朱佐敬在里面刻了不少诗文、神像。他时常让工匠把西洞和独秀峰上的各种诗文拓印下来,送给亲朋故旧。王府匠户为迎合朱佐敬的艺术审美需求,将当时流行的彩瓷色彩与国画上色技法融入拓印工艺,形成了独特的桂林彩色拓印。由于独秀峰被王府独占,想要获得峰上历代名士的石刻拓片,就只能通过王府。因此,这些拓片在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抢手,加上拓印技术只在王府匠户家族间世代相传,故民间称其为“王府秘拓”。

  为了重现王府秘拓,王继胜团队花费5年时间对明代壁画、瓷器以及名家画作进行研究,探究当时的上色用料与技法,最终复原并发展了桂林彩拓技艺,于2015年申报非遗。王继胜也成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彩色拓印技艺传承人。2018年,桂林彩色拓印技术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接02版

  “彩”是“王府秘拓”核心所在

  在王继胜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几排原料瓶,里面装了朱砂、青金石、绿松石、赭石、金铂等有色矿石。用一旁的研钵将这些有色矿石研磨成粉,再与其他植物和骨胶等素材混合熬制成染料,就可以进行拓印工作。这种依靠天然素材熬制染料的手法是桂林彩拓最独特的技术,它能让作品的色彩缤纷饱满的同时,还兼具壁画一般的耐久,抵御南方潮湿的天气。

  “桂林彩拓是在传统拓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所得的独特技艺。”王继胜说,桂林彩拓的工具制作、选材用料、颜料调制、色彩运用、上纸上色方法等等,都形成了一整套异于传统的流程和方法。其最核心的一点就在于“彩”字,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地方拓印技艺的显著特征。

  彩拓的另一个独特技术就是黏合剂的调制。传统拓印用的白芨水黏性不足,难把厚宣纸、丝、绢等材质固定在石刻上,贸然增加浓度则又可能让拓片在完成后陷入揭不下来的境地。王继胜团队通过上千次试验,最终制成了以白芨水为底、加入桃胶等中草药的彩拓黏合剂,不但可以胜任南方潮湿天气中的拓印工作,还不会对石刻古迹造成损害。

  除此之外,拓印手法也是让桂林彩拓出“彩”的关键。

  与其他拓印师只用一个拓包不同,王继胜在进行彩拓时,需要准备大大小小几十个不同型号的拓包,它们就像粗细不一的画笔,根据“块、色、线”等不同大小的上色部位选用。大面积填充上色时常使用布面材质的大拓包,细节的着色如衣服纹路则采用绢布或丝绸材质的小拓包,有时甚至需要使用棉签进行精细操作。桂林彩拓的上色手法也需要根据拓片材料做出调整。丝绸拓片弹性不足易发生变形,并且表面平滑不易着色,因此上色时力度要轻,拓包蘸色要饱满;绢布相对丝绸材质粗糙,孔隙略大,所以上色时拓包蘸色轻薄,否则会出现透色的情况。

  “王府秘拓就是手上的功夫,拿拓包的手先是要准,不让颜色过界互相干扰;其次就是拓包必须时刻垂直下落,否则就可能将拓片推歪。”王继胜说,实际操作时经常需要对一处图案反复拓印七八遍才能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这也意味着高强度的重复劳动被拉长了好几倍时间。

  在王继胜看来,桂林彩色拓印技艺不应止步于此。他目前正在研究使用天然中草药植物制作拓印染料,让桂林彩拓能呈现更丰富的色彩。

  为古老“秘拓”注入新鲜血液

  “桂林彩拓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活。”王继胜说,清理石刻时遗漏了一粒细沙、涂抹黏合剂时浓度太高、黏贴拓片时没有对齐布料纹理,这样微小的一个失误就会让全部的努力前功尽弃。“拓印从头到尾都像是在走钢丝,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也很需要耐力。”

  作为传承人,王继胜前后一对一指导了200多名学生学习桂林彩色拓印技术,而目前仍在进行拓印工作的不足10人。这也可见坚持这一技艺难度不低。

  不过,这并不代表桂林彩拓的传承陷入停滞,正相反,王继胜团队一直在努力推进“王府秘拓”的大众化与年轻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王府秘拓博物馆和活态传承体验馆的建成,游客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桂林彩拓历史,还亲自体验它的独特魅力。景区还以王府秘拓为核心开发了不少文旅产品。这些将传统文化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颇受游客欢迎。

  2017年,桂林彩色拓印技艺惊艳亮相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16幅带着吉祥、美好寓意的“福”字拓片作为舞台背景,向全国及全世界观众送去新春祝福,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王府秘拓在不断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手段进入年轻一代的视野。自2019年至今,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累计接待近2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彩色拓印技艺体验,在推动研学教育的同时,也让这属于桂林的传统技艺走近青少年,增强了他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传承人带动和企业化培养的共同作用下,桂林彩拓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传承研究队伍,每年都会前往各社区、院校等开展宣传活动,让这项传统技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

  桂林彩色拓印主要由传承人及其徒弟从事实践与传习,通过定期拓印、整理石刻,不断研习、完善彩拓工艺,深入挖掘拓印艺术的历史文化等方式,在实践中传承项目,培养后备力量。同时不定期参与海内外各地人文交流与作品展示活动,将桂林彩色拓印传播至更广大地区。

  近年来,彩色拓印也逐渐作为桂林本土文化资源得到活化利用。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开设桂林彩色拓印博物馆,展出各类彩拓作品、工具原料等,全面介绍彩色拓印工艺的内涵和价值;开设供世界各地游客、传统文化爱好者动手制拓的活态传承体验馆,至今共计有500多万名中外游客免费参与了亲手制拓,广泛传递中华传统之美。同时,借助碑刻复制技术,通过彩拓石刻复制品使珍贵的石刻成为大众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审美生活需求。

  目前,项目的传承群体主要是桂林升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非遗研究院,包括负责上色技法传承改良、彩拓工艺实践、手工装裱、材料制备选用与文史资料挖掘整理等各类人员共20多人。记者阳聃甫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