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话非遗之一】桂林漆器:以象制器有风格 熠熠华彩存千年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3-03-28 10:35:18 我来说说 阅读

 


  漆器杯子。(图片由王伯杨提供)

  编者按

  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广西非遗形象体验店和广西非遗美食体验店名单,让文化+商业的非遗活态传承引发舆论关注。桂林作为岭南的文化高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蕴含着桂林先民特有的创造力、想象力,具有珍贵独特的文化价值。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探“店”话非遗》系列报道,带你了解桂林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今天。

  在桂林资源县瓜里乡人迹罕至的山坳里,生长着一种野生漆树。每年五六月,职业割漆人周仲荣都会进山割漆。年过六旬的他,先用利刃将树皮划开,再用竹筒将渗出的白色树液接住。一树割七八道,得漆二三两。

  据考证,距今约2000年前,桂林的先民就懂得将这种天然分泌物滤、炼后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形成一层耐潮、耐高温和耐腐蚀的保护膜。尽管瓷器兴起后,这种漆器的地位整体性衰落了,但其仍凭借独特的美学风格存续至今。

  在岁月的淘涤中,林木资源丰富的桂林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漆器文化,桂林漆器制作技艺也在201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前不久,记者走进桂林园博园内的桂林漆器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听非遗传承人讲述桂林漆器的故事。

  ■非遗速览

  用漆涂于表面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统称漆器。

  桂林漆器学称天然胎漆器,是岭南传统漆器工艺的典型代表,长于巧妙利用动植物材料的天然外壳来制作,工艺技法独树一帜,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主要漆器品种根据胎体材质划分,有竹胎、贝壳胎、柚皮胎、瘤木胎、灵芝胎、盘藤胎、椰壳胎等。

  ■传承故事

  桂林漆器从西汉延续至今

  割漆人采集到的生漆,是制作漆器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漆树散生在崎岖陡峭的群山间,再加上割漆时要在树上攀爬,因此,割漆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行业。周仲荣告诉记者,“生漆有毒性,沾到身上皮肤红肿,奇痒难忍,称之为‘漆疮’。”

  桂林漆器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漆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该基地展厅内,造型各异的漆器杯子格外引人注目,杯子漆色主要为红、黑两色,花纹各不相同,古朴典雅。红和黑也是传统漆器的两种主要色彩,构建了“墨染其上、朱画其内”的漆器美学基本特征。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漆器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伯杨告诉记者,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公认最早使用天然生漆材料的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只髹漆的木碗,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漆器。

  “桂林漆器传统制作技艺发源于西汉初年。”王伯杨说,桂林自古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枢纽,中原文化通过桂林进入岭南,漆器的制作技艺也随之而来。据史料记载,那时桂林郡能独立生产制作带着郡治所在地布山县徽记的“布”字款、“布山”款、“市府草”等漆器,胎体有木胎、竹胎、夹苎胎、皮胎、铜胎等,并具有当时中国同期漆器的特征。

  到了宋代,桂林所产的盘藤漆器还曾被作为贡品。

  “明末,当时临桂县出产的漆器品种已非常丰富,从业群体已成规模,该艺术形式得到确定并在岭南地区流传。”王伯杨是临桂人,他所传承的漆器技艺是以清代王思鉴家族传承谱系为例,技艺传承历经六代。

  王伯杨介绍,在桂林,漆器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酒水容器,主要分布在盛产野生漆树的山区,大多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用具,工艺简单但实用。“古人会用竹筒做成杯子状,经高温蒸、定型等步骤后再刷上生漆,这样的杯子可以保存几百年不坏。”

  王伯杨说,清顺治年间,靖江王府故邸改为贡院,成了广西士子聚集之地和广西重要的科举人才选拔场所;抗战时期,大批文化人士和文化团体云集桂林。这两个时期,桂林漆器发展出文房水盂、笔搁、镇纸等品类,这与当时桂林读书尚文的风气关系紧密。

  作为传承人,王伯杨17岁便开始钻研漆器制作,而他最初接触的漆器便是自家的文房用品。

  后来,受到价格低廉的现代化学漆冲击,桂林为数不多的漆器工坊逐渐没落。2006年,王伯杨决心恢复桂林漆器传统制作技艺,并于2014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从西汉到当今,漆器制作技艺在桂林一直延续着。

  天然胎体让桂林漆器与众不同

  桂林漆器慢工出细活。

  王伯杨经常会在漓江边的竹林穿行,他会仔细观察每一根竹子的根部,以筛选5年以上的老凤尾竹竹根,作为制作漆器的胎体。满意的胎体不好找,找到后还要每天观察以激发创作灵感。经选材、制胎、刮灰、裱布、髤漆、贴金、入荫、打磨、推光等数道工艺,上百道工序,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制作出一个成品。

  “岭南地区因植物资源丰富,便有了利用天然胎体来制作漆器的习惯,尤其以桂林地区最具代表性。”王伯杨说,这项工艺最大的特色是保留动植物的原始形态,充分展现出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桂林漆器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一间荫房,里面整齐摆放着上过漆的半成品,它们造型各不相同,以杯子为例,高矮不一,杯口曲线弧度各异。

  王伯杨说,宋代《岭表录异》《岭外代答》等记录的盘藤漆器、海螺漆杯、靖江鸟翅漆扇等均以天然物为胎,表明桂林漆器在当时已经形成了这一风格。到了清代,《广西通志》、《粤西丛载》等也记录了桂林的盘藤漆器、海胆漆杯、海螺漆器、椰壳漆酒杯等。清晚时期临桂名匠王思鉴、王泉羡等人制作的葫芦花器、竹根漆杯、灵芝漆杯等器物也是以天然胎体制作而成。

  王伯杨说,桂林漆器尤尚“以象制器”,就是以动植物材料的天然外壳为胎体,依据胎体的天然形态来造型。独特的取材方式和制作工艺使其成品天趣自然、抽象古朴、千器不同面,与制式的漆器相比独具风采,“你永远找不到两件一样的桂林漆器”。

  在几十年的摸索和创新中,王伯杨的漆器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他会在生漆里加入不同的矿石粉调色,上漆、荫干、再上漆、再荫干……如此反复数十次,打磨后呈现斑斓多变的视觉效果。

  “非遗”漆器正在焕发新活力

  去年8月,王伯杨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对漆器进行直播展示。没想到效果很好,第一个月销售额就超过了20万元,4个月涨粉10万。现在,王伯杨和妻子每周周末直播两场,月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上。

  记者点开王伯杨的网店,粉丝有11.4万余人,漆器产品很丰富,从漆器餐具、竹茶杯、酒杯到花藤盒、大漆手镯、耳环、项饰、压襟、扳指等,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

  据王伯杨统计,直播间销量最好的是漆器首饰,占六成多,漆器杯子占两成,其余是柚罐类。

  漆器首饰也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漆器的刻板印象。

  在桂林漆器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记者在漆器制作打磨这一工序参观点看到,两名师傅用砂纸打磨一个个圆环,这些是以竹根为天然胎体的手镯半成品,打磨后再上漆,有的还会加入黄金。

  “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桂林漆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桂林漆器,发扬桂林漆器,使桂林漆器走向世界。”王伯杨说。

  ■存续现状

  桂林漆器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群以能掌握成熟制作技艺的从业者为标准。目前得到良好传承的髤饰技艺主要由清朝王思鉴传下的数十种漆器髤饰技艺及其他民间零星流传优秀技艺集成,其中王思鉴传承体系已历经六代,约200年历史,传承人群体大部分师从于此。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桂林漆器制作技艺在生产性保护传承下形成了国内较大的漆器制作群体。其中,桂林漆器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内有荫房及使用土木竹材结合复原理念搭建的各工种工坊,主要从事竹根胎漆器、灵芝胎漆器及部分木胎漆器生产、制作、教学示范等工作,约60人能熟练掌握髤饰技艺。其余在临桂区、阳朔县有零星从业者分布。桂林资源县瓜里乡仍有少量割漆人及制漆工。

  记者谭熙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