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话非遗之三】桂林傩面具:以刀代笔 讲述曾经灿烂的傩文化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3-03-28 10:35:14 我来说说 阅读

  傩,在中国是一种世代相承的悠久文化现象。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舞、傩祭、傩戏中使用的道具,演出的内容也与面具代表的人物息息相关,让表演者在人和神的角色间自如地转换。

  桂林曾是中国傩文化非常繁荣的地方,宋朝时期桂林制作的傩面具更是名震京城。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就有这样的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

  这足以见证当时桂林傩面具的制作技艺之精湛。

  时至今日,傩面具早已超越了最初的意义。近日,记者来到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工厂,听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唐江峰讲述桂林傩面具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桂林傩面具是可以追溯到宋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分布在桂林各县区民间,以桂北各县区居多。

  桂林傩面具以三十六神为基础,依据不同相类进行雕刻与着色,使面具突出融合叠加的透视效果,层次分明,整个面具透露各种形态特征,突出复古和传统的韵味,即所谓“老小妍陋,无一相似”。

  桂林傩面具制作离不开艺人的创作、雕刻、加工的过程,工艺繁琐,画面线条细腻,色彩丰富,且工艺传承大多属于师徒相传或父子相授。

  探“店”地址:象山区平山街道蒋家村美女峰根雕工艺店

  主讲人: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唐江峰

  ■传承

  在宋代大放异彩的桂林傩面具

  象山区平山街道蒋家村,有很多木雕加工厂,唐江峰的店就“隐”于其中。

  店内,几台机器不停运转,正在加工一些客人订的木雕产品。在一间隔出来的房间里,摆放着30多副成品傩面具,人物表情夸张,或面容慈祥,或威风凛凛,或凶神恶煞,非常有特点。一旁还有两三个正在制作中的傩面具,已经初现人物的表情。

  唐江峰告诉记者,之前这些完工的傩面具是放在东西巷或者瓦窑小镇进行展出的,目前暂时存放在店内,平时也会有人过来观赏。“只要有人来看,我都会把这些傩面具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唐江峰出身木匠家庭,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村里的木匠,他的父亲还曾拜桂林著名雕刻师刘远靠为师,学习传统木制房屋、家具、民间祠堂、师公傩面具制作等手艺。从小耳濡目染,让唐江峰的各类木作技艺日趋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艺术。

  唐江峰说,每次看到这些“无一相似”的傩面具,仿佛回到了以前桂林傩面具的辉煌时刻。

  “在古代,桂林因独特的交通位置成为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流的枢纽,随着大量的移民迁入,他们将中原的傩祭祀带到了广西,形成了以桂林为中心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傩文化。”唐江峰说。

  到了宋代,“傩”向西传播,在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盛行,此时中国“傩”文化的中心转到桂林一带,桂林傩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也为“傩”在桂林保存至今创造了条件。

  不仅仅是陆游的文章中提到了桂林的傩面具,在那时还有其他人记录了桂林傩面具和桂林傩的情况。范成大在由静江(桂林)知府调任四川制置使时,回忆著述了《桂海虞衡志》,里面提到,“戏面,桂林人以木刻人画,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而这戏面就是桂林的傩面具。周去非《岭外代答》也记载了当时桂林傩的情况,“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值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

  这三位同时代的著名诗人,不约而同地对桂林傩面具大加赞赏,足见当时桂林傩面具的工艺确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当时傩从皇家宫廷走向民间,变成与民同乐的盛会。”唐江峰说,当时傩面具在桂林发展极好,制作的傩面具精美,一副傩面具价值万钱。这些年,他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还原桂林的傩面具。

  耗时三年还原“三十六神”

  “大概是十多年前,在一次跟同行前辈的交流中,他们提到了傩面具和传承这项技艺。”唐江峰说,当时他听到一琢磨,这些傩面具不就是以前爷爷、父亲在村里帮人制作和修复的那些面具,“我本身就是搞木雕的,小时候也接触过这些傩面具,那我也有责任让傩面具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在前辈的建议下,唐江峰开始制作傩面具,而且要还原一整套。

  有专家学者认为,傩面具中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的说法。当时的唐江峰对还原傩面具热情满满,然而,虽然桂林傩面具在历史中有着辉煌的记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一副完整的傩面具。到底是哪三十六神?他们的神情又是怎样的?这让他犯难了。

  唐江峰为了做好这套傩面具,一次又一次走村串巷,跟村里的老人聊天,根据他们的口述和收藏的老面具逐一进行还原,有时候为了人物的一个表情、要上什么样的颜色,他都要再三确认、反复推敲,仅失败的傩面具就有上百副。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修改、完善,唐江峰花了三年时间,才将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中三十六个人物的“三十六神”傩面具完工,他叫这些傩面具桂北“三十六神”傩面具。

  这些傩面具都是选择用香樟木为底材,经过了粗坯、细坯、打磨、刮灰、刷底、上漆、装饰等十几道工序。

  在唐江峰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组雕刻工具,长短大小不一的刻刀手柄都被磨得很有历史感,他会先用大刀雕刻出人物的大致轮廓,再用小刀进行精雕细琢。“最难的就是人物的眼神,如果这里雕刻不到位,就会使面具失去神采。”唐江峰现场展示了傩面具的雕刻,只见戴上眼镜的他拿着刻刀对着面具进行细致的雕琢,一刀、一锤、一刻,人物的神采一点点就展现出来了。

  之后就是打磨,再根据人物的性格上色,并涂上保护油,防止颜料脱落。“有些人物还会有道具,这就根据人物角色需要进行安装了。”唐江峰说。

  回想那三年,好在自己坚持了下来,“什么事都要有人来做,既然我选择还原桂林傩面具,我就要做完这件事”。

  最大程度保留民间文化的韵味

  记者仔细观察了这些傩面具,“三十六神”有善相面具、凶相面具、丑相面具之分,其中,像土地公、土地婆、积善和尚、纺织娘娘等都是长耳的福相,多为白面朱唇,或是赤面朱唇,通过清新、淡雅的色彩,表达出神像的俊俏英武、慈祥妩媚。金角、山魈、赵公明则多用青色、紫色、黑色、金色等颜色做强烈的对比,造型上眼珠凸鼓、横眉竖眼、棱角分明,凸显出神像的獠牙裂齿、凶相毕露,让人一看有些害怕。而有的面具则展现了人物的劳动形态,虽然面部表情有些滑稽,却是满满的生活气息,这类面具的代表就是鲁班了。“鲁班是我们木匠的祖师爷,他的面具是挤着眼睛咧着嘴扭曲着脸,这是生动还原了木匠在弹墨斗线时的情形,这个神情我是最有体会的。”唐江峰说。

  每副面具,都带有浓厚的个性特色,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住民间文化的韵味。

  而最让唐江峰满意的就是令公面具。这副面具也能展现桂林傩戏中的特色表演——变脸。

  在唐江峰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令公面具比其他面具略大一些,只见他拨开面具背面的活栓,揭开了令公面具的不同面目。

  在清嘉庆七年(1802年)《临桂县志》提到桂林傩面具时,谓“其神数十,辈以令公为最贵……雕缕有极精者。”

  “桂林傩面具有个典型特点就是一个面具有好几层,这是为了演出中的情绪变化,起着‘变脸’的作用,现在能见到的有三面,令公李靖是其傩面具中的代表人物。”唐江峰说,桂林傩中一个主要的神“令公”,相传为纪念唐初曾任岭南抚慰使、桂林大总管的李靖在桂林征剿盗匪、抚慰百姓而设祠祭祀,于是成为傩神之一。第一层为令公本相,为红色,代表“令公”的威武庄严;中间是善相,为白色,代表着“令公”的仁慈和蔼;最里层是凶相,为金色,代表着“令公”的威慑力量。

  唐江峰还告诉记者,他还制作过一副更为精致华丽的令公面具,将军盔冠上刻有二龙戏珠,两侧有剑翅,脸部两侧饰有两个小妖魔头像。“这副令公傩面具是一位教授在国外看到一副源于桂林的傩面具后,拍下照片来找到我,让我复刻的。”

  从制作第一副傩面具到现在,唐江峰制作的三面雷公傩面具参加2016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获得铜奖,整套桂北傩面具也先后到南宁、西安等地进行展览,如今还有三副傩面具在外地一博物馆进行展出。除此之外,在桂林多次大型活动中,也能看到唐江峰制作的傩面具,他希望这种民间传统文化形式被更多人看到。

  与此同时,唐江峰还不想止步于此,他还想制作更多的傩面具,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七十二相”,虽然搜集难度会比“三十六神”大一些,但他希望能一点点实现,并让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随着一副副傩面具得到更好的保留,传承这项技艺,让傩文化延续下去。

  ■发展

  傩面具是桂北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对原始世界观的认识,因没有文字,用傩戏把这些生产经验、生活知识积淀下来成为记录历史的符号,因此具有记录民族生活历史的文化价值。由于制作材料及工艺的特殊性,导致傩面具难以长久保存,且工艺传承大多属于师徒相传或父子相授,因此,要保护好掌握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的老艺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老艺人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目前,桂林傩有多个项目已列入市级、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桂林市厚博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有专职工作人员从事木工、绘图、雕刻及其他辅助工作,并进行桂林傩面具制作技艺与文化的研究、整理,通过借助大型活动作为展示桂林傩面具的平台,展示桂林傩面具的制作工艺,传播桂北傩面具文化。开展进校园宣传活动,让傩面具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青少年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打造更具时代传承意义的桂林傩面具文化。

  记者谭熙


责任编辑:申蓉群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