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以舞之名 不负芳华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2-09-30 14:52:19 我来说说 阅读

  以舞之名 不负芳华

  十年前,周碧作为演员参加荷花奖比赛。(受访者提供)

  十年后的今天,周碧将作为编导与团队一起再次向荷花奖发起冲刺。 记者苏展 摄

  □本报记者苏展

  9月29日,由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倾情打造的大型音舞诗画《漓水印画》在桂林大剧院上演,其中一个片段作品已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将于11月在沈阳展开最终角逐。

  “荷花奖”是全国舞蹈专业最高奖,桂林上一次向这个奖项发起冲刺还要追溯到2007年。

  10多年前,周碧是以演员身份参与了那一次竞演,作品《咛啰哪嘞》荣获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十佳节目奖。而这一次,她将作为编导,与团队再次向舞蹈艺术最高奖项发起冲刺。

  很多人认为,舞蹈这行是吃“青春饭”的,但周碧不这么认为,她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只不过前十年她活跃在台前,后十年她活跃在幕后。跟随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潮流,她很好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如今我们的时代和文艺创作环境比过去更好,只要用心和努力,‘青春饭’照样可以吃成‘铁饭碗’。”

  从桂林市歌舞团到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周碧靠舞蹈“吃饭”的生涯,是从2003年进入桂林市歌舞团开始的。

  桂林市歌舞团自1960年成立,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包括黄婉秋、郁钧剑等著名表演艺术家。“那时候能进这种事业体制的单位工作,不仅待遇稳定,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荣誉感。”周碧说。

  但从2012年6月6日以后,桂林市歌舞团这个名字不复存在了。那年是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元年”,我市将桂林市桂剧团、彩调团、曲艺团三团合一,成立了桂林戏剧创作研究院。同时将市歌舞团、杂技团、漓江剧院三个单位进行资产重组,组建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市歌舞团、杂技团、漓江剧院3个单位在编在岗的近130名员工都成了合同工,周碧是其中一员,以后他们将不再“吃皇粮”。公司会怎样发展?自己会不会被淘汰,生活有保障吗?不少员工都有这样的顾虑和担忧。

  改制这年是周碧在市歌舞团任舞蹈演员的第9个年头,面对这样的变动,她的压力更大一些。因为很多人认为,舞蹈这行是吃“青春饭”的,特别是女舞蹈演员,在职业生涯中,她们或因生育导致体态和身体机能难以维持而竞争力下降,甚至再无缘舞台。“我们过去有些演员五六岁就被送进团里,毕业后才十几二十岁,只能拿到中专文凭。由于演员学历低,除了本身的舞蹈或者杂技才能外并没有其他的专长,到社会上很难转型就业。”

  无论如何,改制还是来了,因为热爱舞蹈,周碧选择坚持。2012年她调任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当编导,同时仍兼职演员,从台前开始慢慢转向幕后。

  演员转型当导演,在演艺圈里很常见,但毕竟术业有专攻,成功的是少数。对于舞蹈演员而言就更不容易了,因为一旦过了跳舞的“黄金年龄”就得马上另谋出路。从台前转幕后是一条比较适合的路,但给他们的时间却非常有限。

  “青春饭”也可以吃成“铁饭碗”

  周碧当时面对的这些困惑,前辈们其实都面对过,多年来,团里在培养演员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挖掘年轻演员其他方面的才能,摸索着如何让这碗“青春饭”端得更稳。

  早在2007年桂林国际山水旅游节开幕式上,团里就让周碧尝试负责编排近百人的舞蹈演出。那是周碧第一次负责这样的大型演出,只要一有时间她就翻看各种资料,待在练功房里想动作试动作,并不断地请教老师们,然后针对每一个问题做修改方案和预备方案。

  结果是,那次开幕式很成功,节目演出很精彩,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周碧第一次的独立编导工作也得到了剧团同事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2年改制,虽然压力很大,但前辈们的帮助和鼓励给予了周碧更多的信心。

  那年正逢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鼓舞着桂林文化界。桂林文化体制改革让新公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改革实践也很快证明了这一点。

  与过去拿死工资不同,成立公司后,演员根据演出业务等标准发放工资,大大激发了演员和员工的积极性。体制改革使坐吃“皇粮”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变成面向市场的企业,走上一条全新的经营道路。

  在此带动下,十年来,桂林文艺演出精品迭出。公司在大型演出制作、剧场运营、大型活动、公共演艺、文化交流等核心业务板块均有发展,开创了《欢乐艺苑》惠民系列演出、参与《百姓大舞台》品牌演出;陆续出品制作了音乐剧《欧阳与桃花》、杂技剧《漓江神韵》、民族歌剧《刘三姐》、儿童剧《水晶奇缘》、大型音舞诗画《漓水印画》等与桂林山水相辉映的大型舞台精品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从2017年至2020年,作品《刘三姐》《长桌长》《漓江曲》《龙脊有个金牛寨》连续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参加了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年端午特别节目及2017年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这十年里,周碧也在新的岗位上大放异彩,参与导演和编排了公司各种重要演出,在音乐剧《欧阳与桃花》中她担任整部剧的舞台监督、舞蹈编导及演员,在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特别节目中担任5个篇章的对歌排练及《多谢了》节目伴舞,连续多年担任桂林国际山水旅游节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文艺演出等大型演出的执行导演、舞蹈编导。

  2022年,《这就是桂林》二十四节气系列之《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等宣传片在微信朋友圈很“火爆”,这些宣传片不仅获得了本地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了全国各地观众好评。周碧是这些节目的编导之一。三个平台累计获得播放量167万次,其中《芒种》在视频号里的单个播放量突破10万,《小满》在抖音播放量突破90万。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