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运动员在指导学生击球。
◥运动员和学生庆祝比赛得分。
◤运动员在指导学生正确握拍。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 文/摄)当桂林学子手握球拍与匹克球世界冠军并肩作战,现场会迸发出怎样的激情火花?
11月26日,2025“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总决赛暨中国匹克球城市挑战赛总决赛开赛在即,多位匹克球运动员先后走进桂林市临桂区新城小学、桂林山水职业学院,开展“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进校园”活动,带领桂林学子感受匹克球运动的乐趣。
同学们说:匹克球很有趣!
“非常好玩,也很有趣,之后我想我会继续接触这项运动。”在桂林市临桂区新城小学,该校学生张羽菲在与匹克球运动员冠军代表蔡翔、文君媛“切磋”之后,感受到了匹克球运动的魅力。
“只要学习10分钟就能上手”。作为一项集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精髓于一身的新兴运动,近年来,拥有低门槛、高趣味和强社交属性的匹克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无论是网球场地、羽毛球场地还是室内体育馆,都能开展这项运动。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蔡翔等运动员手把手教同学们挥拍、接球。所谓“名师出高徒”,简单讲解后,同学们都能在球场上你来我往,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匹克球这项运动的特性是没有太强的对抗性,老少皆宜,非常适合作为全民健身项目进行推广。同时,匹克球运动不需要特定的场地进行,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可以在课间或者体育课上随时进行。”蔡翔在接受采访时说。
看到同学们踊跃参与匹克球运动体验,桂林山水职业学院副校长刘胜勇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我们非常欢迎匹克球这样的体育运动进校园,它可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今天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非常喜欢这项运动,相信这将丰富他们今后的健身活动选择。”
运动员们说:桂林的匹克球氛围特别棒!
“当我问‘谁想来尝试体验打匹克球’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手,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喜爱。”运动员代表之一、来自APPA亚太联队的新西兰匹克球选手史宾赛·哈里森·桑德里奇(Spencer Harrison Sandridge)被活动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打动。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走进桂林,但桂林专业的匹克球运动氛围让他感到惊讶,这也让他期待在这样美丽的风景中进行比赛。
APPA亚太联队领队马凯闻告诉记者,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与各国选手切磋技艺,同时也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匹克球为纽带,继续为推动新西兰与中国及亚太地区体育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当天,中国匹克球巡回赛组委会向两所学校捐赠了匹克球、小网球等相关器材,助力匹克球运动进校园。记者了解到,中国网球协会从2023年起开始推广匹克球,2025年全年开展各级匹克球专业赛事数量近300场,还组织了众多匹克球进校园公益活动。
“在去年我们来到桂林的时候,匹克球还十分小众。经过一年的发展,桂林本地举办了很多匹克球赛事,做了很多运动推广,还开展了教练员培训,可以看到匹克球在桂林的发展氛围逐渐浓厚。”在中国网球协会副秘书长孙文兵看来,桂林著名旅游城市的特质与匹克球运动正在掀起的流行风潮结合,将为桂林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延伸阅读:
匹克球场类似羽毛球双打场地,长13.4米,宽6.1米,球网两侧各有一个非截击区。发球时需站在底线后,遵循“奇左偶右”的站位规则,且必须发至斜对角的有效区。发球后,双方必须各让球落地一次之后才能进行截击。在非截击区内,严禁凌空击球。比赛采用发球得分制,三局两胜,每局先得11分并领先两分者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