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绿、沉稳的灰、艳丽的红……走在完成海绵化改造的人行道,舒适防滑的触感从足底传来,全新而美妙的视觉体验也扑面而至。近日,我市市政道路人行道海绵化改造项目二期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并通过初步验收。一条条多彩且“会呼吸”的人行道,正如灵动的脉络,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模样。
近日,记者步入滨江路西侧的人行道。米黄色的透水砖整齐排列,树影被阳光投射在地上,随风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城市的故事。这些坚实又透水的灰砖,不仅重塑了人行道的面貌,更以其独特的质感,为古老的街区注入了时尚的活力。
来到中山中路与翊武路交叉口,透水砖与富有历史感的城墙相得益彰。附近铺上灰色透水混凝土的人行道,宛如给凤北路、芙蓉路、叠彩路换上了一件崭新的外衣,让它们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在龙珠路南段,醒目的红色人行道跃入眼帘,而龙珠路北段人行道是清新的蓝色。这些由红色、蓝色透水混凝土铺就的人行道,不仅跟灰色透水混凝土的人行道一样具备优秀的渗水与防滑性能,更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导着行人方向。在实现功能分区的同时,也点亮了城市的街角。
转向穿山路,路两侧绿色的人行道让眼睛很舒服,与道路两旁茂盛的绿树融为一体。走在上面,炎热的感觉也减轻了几分。居住在旁边的市民李先生感叹:“改造后的人行道不仅透水快、防滑,而且更加漂亮了。”
这多彩的人行道,不仅仅是城市道路的简单改造,更是桂林应对内涝、涵养水源的“海绵”基底。
据了解,我市市政道路人行道海绵化改造项目涉及43条道路,计划改造人行道总长度约48公里,总面积约47万平米,批复概算总投资约2.4亿元。项目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第一阶段(一期)为龙珠路、龙隐路2条示范性道路建设,已于2024年5月29日通过竣工验收。第二阶段(二期)是对老城区19条市政道路进行人行道海绵化改造,如今已完成全部建设并通过初步验收,这标志着我市向“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剩余22条道路的海绵改造,将根据现场实施条件、资金安排情况,在第三阶段逐步安排实施。
记者邢刚 韦彦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