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桂林的“老水管”陆续换新

来源: 桂林晚报 2025-07-03 10:14:28 我来说说 阅读

  近日,我市召开桂林市2023—2025年城市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我市启动城市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对老城区18条主次干道的“老水管”陆续换新。这次新水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次施工又有什么亮点?记者为此采访了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供水“主动脉”加粗 部分路段管径最大增至1米

  记者从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了解到,全市供水管网面积已达260平方公里,覆盖了6城区所有城市建设规划区,其中,直径80毫米以上的供水管道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

  “部分老水管已经‘工作’超过20年了,这就是开展桂林市2023—2025年城市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的原因。”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海峰告诉记者,部分市政供水管道使用的灰铸铁管、预应力混凝土管已投入运行超20年,管道老化破损情况逐步凸显,“这一状况不仅使得供水系统漏失水量有所增加,也导致管道停水检修频次上升,对城市供水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据介绍,此次改造项目对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象山区的18条城市主次干道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换,涵盖阳江路、西山路、空明西路、骖鸾路、桂磨路、铁佛路、中山北路等路段,累计要换30.853公里新水管。

↑ 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提供)

  “这次用的新水管直径从100毫米到1米不等,我们根据不同路段周边的用水情况,会对新水管的管径进行调整,像瓦窑东路这次在管网改造时,水管直径从原来的80厘米扩大到1米。”汪海峰告诉记者,大管径相当于给供水“主动脉”加粗了,旅游旺季、夏季供水高峰期时,供水稳定性更高了。

  改造已于2024年底开工,分三个标段稳步推进。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科主任袁维介绍,因为改造的18条主次干道车流人流密集,作业面狭窄,且地下还有各种管线“交织”,施工难度大。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管道安装约6.46公里,其中,阳江路、九华西一里路已完工,中隐北路、六合路、铁佛路、空明西路、桂磨路、骖鸾路、黄桐路等9个项目正加速快进建设中,“预计项目在2026年底工程全面竣工”。

  “加强版”球墨铸铁管上阵 “抗压”能力升级

  这次改造有个明显变化:所有老式灰口铸铁管、老式混凝土管都要换成球墨铸铁管。

  ↑ 改造项目使用的球墨铸铁管。

  “桂林在2000年前后,在广西率先使用球墨铸铁管材作为供水管网材料。”汪海峰表示,与老水管相比,球墨铸铁管更结实,强度是传统管材的3倍,还耐腐蚀、不易生锈,管网寿命能延长至50年以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延展性好,其断裂伸长率通常在10%以上,说白了就是新水管‘能屈能伸’,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和变形,不容易突然断裂。”

  这次改造还首次使用上“加强版”球墨铸铁管——K10级。袁维说,以前桂林使用的球墨铸铁管为K9级,现在升级成K10级,不仅管壁厚了,抗压程度也更高了,在供水系统里面,可以算得上是“高配”了。K10的球墨铸铁管稳定性、柔韧度、延展性更高,将在六合路、滨江路、瓦窑东路等车流量大路段的机动车道进行铺设,能更好应对地面沉降、地震等风险,相当于给供水管网装了“安全气囊”。“K10的球墨铸铁管极大提升管网系统适应复杂地质环境能力,从根本上保障城市供水系统今后运营稳定和安全,为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筑牢根基。”

  “B超”精准定位 “环保神器”降低施工影响

  前几天,记者经过西山路的时候看到,在非机动车道的路面上,有不少红色的记号标识。袁维告诉记者,这是施工前做的“地下管线CT”——施工方和设计、监理单位一起提前摸清水管、电缆等地下管线的位置,“我们不仅会跟各管线单位了解改造路段不同的管线分布情况,也会通过探坑操作进行管线探底,就像给马路做‘B超’,哪里有管线都标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挖沟时就能避开其他管线,新旧水管无缝对接,既安全又省事”。

↑ 施工人员进行新管铺设。(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提供)

  管道改造在多处路段与“海绵城市”建设一体推进,通过提前研判城市管网脉络结构,科学预埋在人行道的供水支管,避免了道路多次“开膛破肚”和“马路拉链”。施工时还用了不少“环保神器”——低噪音液压破碎机减少噪音、湿法喷淋抑制扬尘以及渣土车全封闭运输、裸露土方盖防尘网、严格执行夜间不施工规定,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在改造项目实施的同时,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还在积极推进桂林市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和桂林市临桂区域供水管道工程项目2个重点项目。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将以科技手段赋能精细化管理。通过搭建智能监测平台,对供水管网实施网格化分区管控,实时采集流量、压力等运行数据,精准定位漏损隐患点。建成后将形成‘精准感知—智能诊断—快速处置’的闭环,实现漏损问题早发现、早修复,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从而减少水资源无效损耗。”汪海峰说,临桂新区旧管网改造项目则将临桂新区管网改造得更合理布局,有效解决临桂高峰期水压不稳问题,“不管是老城区换水管、治漏损,还是临桂改造管网,都是用科技给传统供水系统‘升级’。最终目标是让大家用上更稳定、更安全、更放心的水,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添一份力。”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谭熙)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