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一艘艘游船满载乘客,在烟雨漓江中穿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记者唐艳兰 摄
□本报记者陈娟
春节期间,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热闹非凡,文旅融合焕发出新活力,吸引了近31万人次前来领略山水风光、体验传统年味。据统计,1月29日除夕至2月4日初七,漓江干流游船和排筏共接待游客30.96万人次,一幅人与自然、文化与旅游和谐交融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传统与山水交融 年味满溢漓江
新春佳节,漓江风景名胜区积极响应2025全国文旅春节大联动,将非遗元素和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踏入景区,灵蛇献瑞的装饰、高高挂起的国潮灯笼和随风飘扬的锦绣彩旗,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金蛇舞韵,财神启运漓江游”主题活动精彩不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舞龙迎新巡游,巨龙在人群中翻腾起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围观,喝彩声此起彼伏。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竹竿舞互动表演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其中,大家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特别打造的财神NPC穿梭在人群中,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现场氛围热闹非凡。
在首次参与春节接待的主题游船上,民俗演绎、非遗手艺展示和年味体验等活动接连上演。非遗油茶讲解和制作体验让游客们在品尝香醇油茶的同时,深入了解桂林的饮食文化,将桂林故事传递给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游船码头的“迎新喜乐会”同样趣味十足,“砸福包”“钓锦鲤”以及“鼓动中国年”等互动游戏环节,让游客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游客只需分享打卡,就有机会赢取景区精心准备的锦鲤福袋,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线上互动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景区在微信公众号上派发“新春锦鲤福袋,悦享山水奇趣礼”新春福袋,还提供免费新年红包封面领取服务,增强了与粉丝的互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发布宣传短视频和图片,并设立话题标签,提升了话题热度。春节期间,漓江山水在各大主流媒体频繁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特别单曲《世界赠与我的》MV中,阳朔镰刀湾风光惊艳登场,被赞为“漓江第一湾”;大型纪录片《漓江》入选2024优秀国产纪录片选集;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等栏目多次呈现桂林山水画面和漓江桂花主题游船等元素,漓江烟雨的美景在互联网上火爆出圈,进一步提升了漓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品多元升级
创新旅游体验
新年要有新体验,漓江风景名胜区全面升级旅游产品。在原有的大众化三星级、中高端四星级、高端及私人订制五星级游船基础上,精心打造了“亲子主题游”“油茶文化游”“桂花游”等11艘特色主题游船。以“山水民俗”“山水生活”“山水工艺”“山水音乐”为主题,景区在春节期间设计了有蛇年相关元素的系列场景化互动活动,将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与漓江沿岸的绝美风景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春节前夕,大圩古镇(磨盘山)至草坪游览线路星级游船正式启动运营。这条新线路有效整合了大圩古镇、湘桂古商道、古东瀑布、东漓古村、冠岩等系列旅游资源,与现有的漓江水上游览线路形成联通互补的格局,进一步促进了漓江两岸景区景点的互联互动,丰富了游客的游览选择。
智慧服务升级
保障安心之旅
节日期间,漓江风景名胜区着力聚焦游客出行特点,强化客流引导,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与接待能力,致力于提升漓江旅游的格调品位和旅游品质。依托数字漓江5G监控平台,景区大力强化智慧旅游建设,将漓江水上游览纳入统一票务系统,实现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管理。通过灵活调整开航时段、合理安排投运游船、优化票务服务流程等应对措施,全面落实“智慧化实名购票+人、票、证实名查验票”立体化管理方式。此外,景区还加强了隐患风险排查,节前专门开展了一次全过程票务系统故障应急保障及处置演练,为游客营造了安全、有序、舒适的旅游环境,确保游客玩得舒心、玩得放心。
这个春节,漓江风景名胜区以文旅融合为笔,以山水风光为纸,绘就了一幅充满年味与活力的旅游画卷,不仅为游客带来了难忘的新春体验,也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