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桂林雁山区柘木镇的李大爷近期结束了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然而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用,可能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乡镇工作人员通过在上门走访核实后,将李大爷的信息录入“桂林市社会救助对象智能认定系统”,得到符合低保和临时救助两项救助条件的结果,随即开展综合救助。
如今,桂林各乡镇的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将收集到的困难群众信息录入由桂林市民政局自主研发的“桂林市社会救助对象智能认定系统”,待信息确认后,系统界面便能自动跳转出具认定结果,将该困难群众归入相应社会救助类型,为后续救助开展提供依据。据了解,桂林市是广西首个实现社会救助对象智能认定的城市。
“过去耗时费力的人工评估审核环节,现在全部由系统按照有关社会救助政策自动识别完成,实现救助对象‘秒’评估。”桂林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下简称市民政局核对中心)主任黄河介绍说,社会救助对象的认定需要经过个人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初审、公示、审核确认、公布等多个环节,涉及的佐证信息要求严格细致,基层经办人员往往存在操作不规范,造成认定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使得困难群众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去年来,随着这套智能认定系统的开发应用,经办人员在操作上不仅更专业、更规范,还能“一站式”对困难群众进行特困、低保、低保边缘户、支出型困难对象及临时救助对象条件的智能评估判定,进而实现综合救助。据统计,系统自动识别同时符合两项以上救助条件的比例达到15%以上,实现了从“单一救助”向“综合救助”的转变。
“这套系统的标准体系,包括《社会救助核对数据应用指南》《核对数据清洗操作规范》《低保(低边、支困)信息采集和评估认定操作规范》《特困信息采集和评估认定操作规范》等文件,这也是智能认定系统应用的‘准绳’。”市民政局核对中心二级主任科员赵猛介绍说,通过在低收入人口监测中引入智能认定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认定潜在救助对象,提高主动发现效率和精准度,能够有效防范“漏保”问题,此外,系统还能自动核对数据,精准识别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便于经办人员及时调查核实,严把救助“出口关”,使“错保”问题得到有效纠正。据初步统计,智能认定准确率超过 95%,比人工认定准确率有效提升。
以社会救助政策为依据,打造智能认定标准体系,社会救助对象智能认定系统的便民优势还体现在“自诊”方面。如今,打开“桂林民政”微信公众号,在“服务”一栏点击“救助自诊”,跟随指示填入相关信息,系统便能给出是否符合救助条件的参考。
居住在兴安县兴安镇的蒋女士正是通过“救助自诊”获得的低保金。据了解,蒋女士自己身体不好,家中有小孩读大学,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她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低保救助条件,又不好意思询问别人,在偶然得知了“救助自诊”功能后,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了自诊,发现自己可能符合救助条件,并前往乡镇咨询,最终,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蒋女士提交了相关材料,经过核实后,她确实符合救助条件,低保金也于次月发放。
“困难群众通过‘救助自诊’进行查询,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快获得帮助,同时,我们的经办人员也可以获取到他们的信息,主动联系这些潜在救助对象,畅通主动发现渠道。”赵猛说。根据回访调查,应用智能认定系统后,社会救助工作群众满意度从91%提升至 95%。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而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就是在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中履行好兜底保障职能。“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用好社会救助对象智能认定系统,将这套标准体系引入救助对象分层分类中,使民政救助实现自动分类认定,非民政救助实现自动转介,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统筹利用各项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综合救助,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黄河说。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李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