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大地上的动人旋律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9-19 15:34:32 我来说说 阅读

▲龙脊梯田(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春叠根根银带,夏翻道道绿浪;秋累层层金阶,冬锁条条苍龙。自然四季的流变,时间走过的痕迹,在龙脊梯田上得到了具象化。

  始建于秦朝,成型于唐朝,完工于明朝。这个从传统农耕时代走来、拥有两千三百年历史的智慧工程,至今仍养育着数以万计的村民。

  每到九月,梯田从青苗期逐渐过渡到丰收季,金色的稻穗开始在青山上零星出现,继而成片,随着秋深愈发变得金黄。“风吹稻浪泛金黄,千层天梯上云端”的壮美景象,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涌入龙脊,一睹人与自然共谱的奇观。

  “龙脊梯田是上帝遗落在天边的画册。”资深摄影师王战飞在自己的视频号里感性地写道。从1982年拿起相机开始,他就是龙脊梯田的忠实粉丝,一年要上龙脊四五次。特写、俯拍,梯田的一年四季各种角度,都被王战飞记录在了相机里。“雨后如果遇到东南风,龙脊还会有云海。”王战飞说,对于像他这样的“摄友”来说,一个龙脊梯田,一条漓江,这一生根本拍不够、拍不腻、拍不完。

  龙脊梯田究竟有何种魔力?最直观的就是视觉冲击。从水流湍急的河谷到云蒸霞蔚的山峦,从郁郁葱葱的山林到惊心动魄的万丈峭壁,梯田就这样逐阶上升,仿佛循着它便能触摸到天际的云彩。俯瞰的视角就更为震撼了。那层层梯田好像是一条条盘亘在山头的长龙。如果遇上梯田放水,白色的水面,黑色的线条,就像是天地间的一幅极简钢笔画。

  最大的田块有一亩,最窄处只能插三棵水稻苗,阶梯之间最大高度差达860多米,坡度在26至50度之间……依山势而造的梯田,除了壮观,更多的是震撼。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在高耸曲折的山上开垦种植的呢?15万亩水稻灌溉用的水,真的是“天上来”的吗?

  龙脊镇廖家寨村民廖德政说,实现高山灌溉的秘密就是水门。由于山体植被茂密,降水充沛,龙脊人在雨季把高海拔处的水门用石头挡住,蓄水的同时也避免塌方,还能够调节控制下方的梯田进水量,使得每一块田都得到均匀灌溉。这样的办法,竟然是两千三百年前的龙脊人想出来的,不得不叫人感慨“藏”在田间地头的大智慧。

  “青蛙一跳三块田”,描述的是龙脊梯田之窄。在狭长细窄的梯田上,没办法用机器耕种,因此龙脊仍然保留了最古老的耦耕。耦耕是两人一前一后并耕的一种劳作方式,流行于战国。在《诗经·周颂·载芟(shān)》中就描述过古人耦耕:“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靠着这样原始而丰富的农耕系统,几千年来,勤劳的龙脊儿女获得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生存智慧,在大山中生存了下来。龙脊梯田也在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千层梯田也将瑶、壮、侗、苗等多民族同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龙脊梯田上,“寨”是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由多民族共同建设打造的龙脊十三寨,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民风淳朴,守望相助,和睦共处,融合互鉴,各族人民就像龙脊村风雨桥上的那块“三鱼共首”青石板一样,向美好生活的“圆心”奋力游去。2022年,龙脊大寨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一粒粟,一块田,一碗饭,一代人。人与自然热烈的双向奔赴,就藏在熟透后低头的稻穗里,藏在那一条条延伸到天际的田埂里。今年秋天,不妨来龙脊度过,在天梯之上聆听劳动人民书写在大地上的动人旋律。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