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黄的锅巴
←小店门面
↑即将出炉的砂锅饭。
→小店地址 (导航软件截图)
在桂林八里街八里五路与川东四路交叉口附近,有家名叫“特色砂锅饭”的小店,开业六年来,凭借其新鲜食材、精心秘制的可口酱汁,以及香脆可口的锅巴,吸引了众多周边学生及市民来光顾。
★推荐理由 念念不忘的是这家的锅巴
八里街这一带有很多卖砂锅饭的小店,我推荐的这家算是比较有特色的。配菜基本是蒸出来的,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这家的锅巴,金黄又酥脆,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如果你也是个“锅巴控”,记得提前跟老板预约。
——家住八里二路的朱先生
★记者探店 锅巴是店里的“爆款”
近日,记者来到“特色砂锅饭”探访。小店门外挂着醒目的红色招牌,店面空间不大,且未装空调,加之太阳西晒的影响,夏日里在此品尝砂锅饭会感到稍许闷热,但这并未阻挡食客们的热情。
“老板,来份12块的,记得锅巴要脆!”“今天猪肝看着新鲜,还是老样子来一份打包,也要锅巴香点。”……记者在店里观察了一段时间,看到许多顾客都是熟客,大多数人点餐时都不忘叮嘱店主多留点锅巴。对于这些熟客,店主也总能迅速回忆起他们的口味偏好。
记者注意到,该店的砂锅饭借鉴了广东的烹饪方式,将菜品放置米饭上焖制,以保留食材的天然风味。顾客可从十余种食材中挑选喜欢的进行搭配,除了传统的腊味、猪杂、鱼肉、牛肉等,还有木瓜炒五花肉、仔姜田鸡、酸炒猪脆骨等别出心裁的菜品供选择。价格区间从12元至17元不等,且青菜、酸菜及汤品均免费供应。
记者随后点了一份砂锅饭,店主立刻忙活起来。约15分钟后,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店主轻轻掀开锅盖,将完整的锅巴预先分离出来,再撒上翠绿的葱花,淋上特制的酱汁、辣椒,与米饭和配菜充分拌匀后,再端到顾客桌上。记者尝了一口,肥瘦适中的腊味,其醇厚的油脂已深深渗透每一粒米饭之中,米饭粒粒分明,而那金黄色的锅巴,既香脆又不至于焦糊,入口时发出悦耳的嘎嘣声,令人回味无穷。
★小店故事 成就美味砂锅饭 花了大量心血与汗水
“一到饭点,经常是座无虚席。周边的居民、上班族及学生群体都爱光顾,有的甚至从小学生成为了高中生,仍是我这里的常客。目前,一天平均都能卖出200多份砂锅饭。”店主石素文自豪地告诉记者。
石素文说,自己起初并非专营砂锅饭。“我最早开的是桂林米粉店,但竞争激烈,市场也趋于饱和,我就转型去学做砂锅饭了。”
石素文感慨地说,砂锅饭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入味入魂,唯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刚入行时,我经常因火候不当而将米饭煮糊。从食材的精心挑选,到火候的精准拿捏,再到如何烹制出金黄酥脆的锅巴,每一步都凝聚了我的大量心血与汗水。”
小店坚持采用明火与砂锅的传统烹饪方式,当热气腾腾的砂锅饭端上桌时,米香与肉香交织,伴随着锅中诱人的嗞嗞声,这便是砂锅饭独有的魅力。
石素文介绍,砂锅饭的灵魂之一是锅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整,他认为丝苗米是最好的选择,同时泡米的时间也需严格把控。在焖饭之前,还要在砂锅内均匀地刷上一层油,以确保焖出的锅巴又香又脆。每份砂锅饭都需精准控制焖煮时间,15分钟恰到好处,既能保持锅巴的完美状态,又不影响整体口感的和谐。
此外,秘制酱汁的调配也让石素文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广式偏甜的豉油不同,他家的酱汁口感偏咸,更能契合桂林人的口味。
展望未来,石素文表示,鉴于目前夫妻店的运营模式,为了保持菜品的独特风味与品质,他们并不打算开设分店,而是将全部心力投入到每一份砂锅饭的制作中,致力于将这家小店打造成为大家公认的“附近最好吃的砂锅饭”。
记者刘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