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金奖!桂林“模拟池塘”项目火了

来源: 桂林晚报 2024-06-19 09:27:26 我来说说 阅读

  近日,在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桂林医学院《“模拟池塘”——场景式青少年防溺水生命教育项目》(以下简称“模拟池塘”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什么是“模拟池塘”?如何利用它开展防溺水宣讲?效果如何?日前,记者见到该项目师生,听他们讲述金奖背后的心路历程。

  异想天开:做了多年防溺水宣讲

  他们想要个可移动的“池塘”

  据了解,获奖之前,“模拟池塘”项目的实施团队——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微光成炬”生命教育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已经带着该项目进行了500余场的防溺水志愿宣讲。

  6月6日下午,宣讲团来到了桂林市建安小学。

  记者在现场看到,操场上摆放着一个装满了水的便携式游泳池,一名宣讲团成员跟随着主持人的解说,为学生们模拟溺水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如何用不同方式自救和救人。

  宣讲团成员们在“模拟池塘”中演示如何救助溺水者。

  “过去,我们带着课件、带着横幅和宣传手册等走进学校、社区宣讲,对中小学生而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模拟池塘”项目负责人、桂林医学院团委副书记、校红十字会秘书长陶光均说,“我们做了很多宣讲,但得到的反馈是这样的方式难以让防溺水知识入心入脑,青少年溺水事件仍时有发生,孩子们防溺水的意识也依然有待加强。每次看到溺水事故,我们都觉得很痛心,于是我开始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宣讲方式,能让防溺水宣传可观、可感、可练。”

  陶光均说,在此之后,他和宣讲团成员们尝试过在游泳池模拟溺水现场并开展宣讲,虽然效果不错,但有局限性。“我们宣讲的地点基本没有泳池,组织大家前往泳池又不太方便,我们当时觉得,要有一个可移动的‘池塘’能够模拟溺水场景就好了。”

  这样一个可移动的“池塘”,真给陶光均他们找到了。2019年,在一次下乡宣讲的过程中,陶光均看到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一种给孩子们玩耍的便携式泳池,“这种便携式泳池既能模拟‘池塘’,又方便携带。”

  就这样,陶光均开始构思“模拟池塘”项目,并在几个月后开始实施。

  身体力行:带着“池塘”泡在水里

  他们做了500多场宣讲

  记者在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文化传播基地中看到,基地配备了好几个便携式泳池,那便是宣讲团模拟出来的“池塘”。这些泳池由金属支架和PVC胶布组合而成,展开后可形成一个近3米长、近2米宽、约0.8米高的“池塘”。

  “起初我们用的是充气泳池,但使用时发现,现场充气和注水大约要花两三个小时,还有漏气的可能。”陶光均说,“现在使用的便携式泳池是我们升级了的,展开和折叠都很方便,半小时内就能完成搭建和注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宣讲防溺水知识和与同学们互动上了。”

  记者了解到,宣讲团成员都是桂林医学院学生,“模拟池塘”项目立项至今将近5年的时间里,一批又一批学生接力进行防溺水宣讲,不少同学一入学就加入了宣讲团。

  宣讲团的同学们在学校红十字会文化传播基地练习急救技能。

  “平常大家还要上课,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宣讲和培训,但每个人都非常积极。”宣讲团成员梁锦成介绍,为了把防溺水知识宣传好,成员们每周末都要分批到基地进行培训。“在培训下水模拟溺水和救援时,有时候在水里一泡就是半个多小时,桂林四五月的天气还有点凉,泡在水里也挺不容易的。”

  梁锦成告诉记者,每次宣讲几乎都要大半天,加上前期准备,确实要占用不少时间,但没人因此抱怨。“如果不是因为真的热爱,可能很难坚持下去。”

  立项近5年来,宣讲团的足迹已遍布市区各中小学、社区、乡村以及各个县。

  欢欣鼓舞:看到孩子们懂了会了

  他们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广西校园安全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全区4730所学校填报危险水域共计18042个,其中高危水域1261个。”陶光均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青少年防溺水意识和技能十分重要。我们‘模拟池塘’项目通过生动形象的模拟将相关知识传授给中小学生,注重的是他们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些技能。

  陶光均说,为调查“模拟池塘”项目的宣讲成果,他们特意设计并发放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宣讲后,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提高了四成,正确率均达到95%。8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宣讲团成员的指导下,正确演示模拟溺水后的自救互救技能。“超九成的学生都表示,这种形式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陶光均说,接下来,宣讲团打算带着“模拟池塘”项目前往更多地方,帮助更多人掌握防溺水知识。“今年我们打算到区内一些偏远的地区进行宣讲,让更多孩子学习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唐霁云)

责任编辑: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