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桂林经典】漓江:奔流千年写传奇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2-26 09:52:49 我来说说 阅读

漓江上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田野上白鹭翩跹。 蒋先智 摄

  位于市区的伏龙洲自然生态景区,洲岛被茂盛的绿色植物覆盖,宛如漓江的绿肺。 记者唐艳兰 摄

  2023年国庆黄金周,漓江风景名胜区新能源旅游客船和排筏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记者李凯 摄

  ■开栏语

  桂林山水之精华、享誉世界的百里漓江,形若巨象、半枕漓水的象鼻山,磅礴壮观、世所罕见的龙脊梯田,开山引河、成就秦始皇统一大业的灵渠……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赐予了八桂大地数不尽的瑰宝;

  两千年沧桑岁月,孕育了桂林灿烂辉煌的人文历史。

  日前,我市第一批“桂林经典”出炉。漓江、象鼻山、龙脊梯田、桂林环城水系、灵渠、桂海碑林、印象·刘三姐、阳朔西街、桂林米粉及恭城油茶入选。这十大“桂林经典”品牌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充满了桂林特色,蕴含着浓郁的桂林味道,展示出了桂林风采,成为桂林当之无愧的代表。

  近年来,我市在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这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上,走得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很有自信。在总书记亲自擘画的蓝图指引下,我市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用好本地优势资源,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即日起,本报围绕首批已出炉的十大“桂林经典”以及正在重点培育的新十大“桂林经典”,以系列专题报道的形式,逐个盘点,深入解读,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加快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号召。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如何继续塑造经典、加快培育更多经典展开探讨,为我市文旅融合品牌化发展集合智慧之声,共同讲好“桂林经典”的故事。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从中国五岭之一的越城岭而来,向南逶迤而去,绵延214公里,沿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

  一江碧水,百里风光。古人穷尽溢美之词,只为描摹其神韵一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玉带蜿蜒画卷雄,漓江秀丽复深宏”“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南宋诗人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这句诗堪称史上最强推介词,在800余年后的今天,每年仍吸引着无数人前来一睹中国山水美景的巅峰代表,找寻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渔樵江渚上,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千年江流照古今。如今的漓江,所代表的意义和内涵早已超越了一条河流本身。她是桂林山水的魂与神,是山水文化和东方美学的具象载体,更是一座古今中外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桥梁、一张举世瞩目的“中国名片”。

  无漓江,不桂林

  桂林山水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非可溶性岩石组成了拔地而起的座座山峰,山峰如盆状,将河流汇聚其中。在流经桂林的诸多河流中,漓江无疑是最久负盛名的一条。

  人类历史总与大江大河息息相关。有水源的地方,往往是文明的策源地。

  中国五岭之一的越城岭猫儿山被视为漓江之源。漓江自此出发,从北向南,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平乐等地,最终汇入桂江、西江。在遥远的数万年前,人类逐江而居,以洞穴为室,繁衍生息,于是甑皮岩内便有了最早期桂林人的踪迹。

  公元前219年,为解决秦国南平百越的物资运输问题,掌管军需供应的监御史禄启动了灵渠开凿工程,成功地沟通了湘江与漓江,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实现串联。至此,岭南地区正式被纳入华夏版图。“南通海域,北达中原,西扼蛮荒”,借助漓江及其一级支流灵渠,数不清的官吏、商贾、文人纷纷随江而下进入桂林,可谓“南北行旅,皆集于此”。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粤西文化、南海文化、丝路文化的各种产物,不同的传统风俗在此交融贯通,桂林城池随之应运而生。

  早在唐代,人们在漓江与阳江(今称桃花江)交汇之处筑成城郭,东西以漓江与阳江河道构成城防水系,北借叠彩山、宝积山等构筑陆上城防,拱卫夹城、子城,形成了桂林最初的山水环抱的城市格局。宋代依山傍水凿池筑城,兴建街市,形成了现有的城市内湖水系(宋护城河)和核心区用地格局。明代以叠彩山、象鼻山为轴线,以独秀峰为核心,建靖江王城,形成了“山—水—城”和谐的城市形态。

  漓江在桂林市区穿城而过,在斗鸡山处折向东南,过灵川县大圩镇继续蜿蜒向南进入阳朔县境内。漓江流经阳朔的69公里河段堪称高度浓缩的桂林山水精华:江水似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九牛三洲、黄牛峡、望夫仙石、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美女照镜、天水寨、鲤鱼现鳍、童子拜观音……移步换景,步步皆美。

  古往今来,漓江以其神秘多变的美,征服了每一位到访者。春看濛濛时雨,烟锁漓江;夏有浓碧沉沉,霭霭停云;秋舟缓行江上,维艄听禽;冬日霜风萧瑟,白鹭眠沙。一年之中,一日之间,随着光影、雨雪、雾霭的变化,漓江也随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美。因此,每一个来到漓江上看山水的人,看到的漓江或许都不尽相同,获得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它可以是徐悲鸿笔下的“雨桂林”,也可以是李可染笔下的“黑桂林”,还可以是白雪石笔下的“白桂林”、宗其香笔下的“夜桂林”、吴冠中笔下的“美桂林”。

  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漓江”,有一个认知是古往今来高度统一的,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集合了桂林山水精华的漓江,在千百年中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到访,张孝祥、白居易、沈彬、范成大、刘克庄、柳宗元、王正功、徐霞客、袁枚……他们为桂林山水写下5000余首诗歌,为一方山水人间、一条诗画走廊注入无限诗意。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万千回”——写出了江山独秀;

  “玉带蜿蜒画卷雄,漓江秀丽复深宏”“倚棹中流更回望,居然海上看瀛蓬”“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漓江多变的美,从中可窥一斑;

  “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碧莲峰里住人家”——俯仰山水间的乐趣油然而生。

  中国的漓江,世界的漓江

  唐宋后,桂林山水的美誉度与日俱增,到20世纪70年代桂林旅游对外开放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时至今日,漓江的内涵早已超越了一条河流本身。她是桂林山水之魂,是华夏版图上连通中原与岭南的血脉江流,更是一张世界瞩目的“中国名片”、一块上天赐予全人类的瑰宝。

  2013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选出了15条最值得一去的全球最美河流,桂林漓江受到世界各国媒体、专家以及旅游者的一致认可,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美丽河流,“每一处都是一幅中国水墨画”。

  2014年,漓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清澈的漓江,全世界独一份的山水风光,见证着一段段国际友好交流的佳话。200多位外国元首、政要先后慕名而来开展国事访问,徜徉沉醉在如诗如画的山水间。

  1961年,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抵达桂林访问。在阳朔,胡志明登上望江楼,眺望山水,触景生情,用中文写下了“阳朔风景好”5个大字和“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诗中画,画中诗。山中樵夫唱,江上客船归。奇!”的诗句。

  1963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和夫人的陪同下,来到桂林参观访问。西哈努克亲王盛赞:“我游览过世界各地名胜,无一处可与桂林相比。”

  1976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游览了漓江。当时的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革新,开放的号角即将响彻神州大地,漓江也逐渐走上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197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和夫人陪同访问桂林。玛格丽特二世是北欧国家来桂林市访问的第一位元首。她说:“桂林及其奇特的山水早就受到传颂。任何地方都没有像这里千姿百态的石灰岩——中国风景的精华,给欧洲人留下了这么深刻的记忆。在一些石山上覆盖着翠绿的树木,绵延曲折的河流上漂荡着许多船只,山上云雾缭绕,散布着神秘的洞穴。来到这里,人们就像步入中国的画境,或进入瓷器的光泽和彩釉里。”

  2006年10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来到中国广西,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漓江赋予了他创作灵感,一段优美的歌词在苏西洛笔下诞生了:“快乐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断循环,我与伙伴,共同度过那美好时光。”

  2021年,中俄两国外长在桂林会晤。在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一则TikTok视频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站在游船上游览漓江,山清水秀,人如画中游。为此,他感谢中国“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

  ……

  续写盛世传奇

  江水无声,历史有痕。奔涌千年的漓江,如今有了新的课题:环保与发展。

  “桂林山水甲天下,全国能有这种美誉的地方不多。甲天下就是指生态好,天生丽质,绿水青山。你们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

  东风浩荡,南国春早。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第一站就到了桂林。看到青山环抱下的漓江水清岸绿,总书记深情地叮嘱。

  习近平总书记对漓江的牵挂延续了半个世纪。少年时代,他就曾来到桂林,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我才13岁。到了漓江以后,情不自禁和几个同学一块跳到漓江里游泳去了。当时感觉江面是湛蓝色的,泛光见底。江边渔民鱼篓里的鱼都是金鲤鱼,感觉就像神话故事里一样。”

  悠悠漓江水,流淌着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的重视。

  1960年,周恩来同志提议在漓江两岸种植凤尾竹,如今翠绿的凤尾竹迎风摇曳,成了漓江两岸的美丽风景线;

  1963年,朱德同志提议漓江两岸绿化、彩化、果化,漓江如今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色;

  1973年,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要保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随后,桂林“关、停、并、转、迁”60多家工厂,使漓江始终清碧依旧。

  江泽民同志曾于1990年、1996年、2010年三次考察桂林,指出要在保护上做文章,让漓江彰显出山水特色。2008年、2013年,胡锦涛同志两次到桂林,给漓江沿岸群众带来了发展的信心。

  殷殷嘱托,犹在耳边。540万漓江儿女始终倾力守护这一江清流,自觉做保护漓江、保护环境的宣传者、践行者、守护者,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首要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整治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

  将每年的4月25日设为“漓江保护日”、启动“数字漓江——智慧执法司法”创建工作、总投资约65.24亿元的14个漓江生态修复及自然景观提升重大工程集中开工、广西首批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在漓江启航、1200艘“燃油驱动”游览排筏全部退出历史舞台……一系列举措,吹尽浮尘,江流更清。

  “漓水清哟漓水长,锦上流来画里淌。奇山秀水春色美,歌满哟桂林花哟飘香……”《漓江谣》唱出了生态红利强劲释放的漓江。印象·漓江、融创文化旅游城、桂林千古情、阳朔三千漓等一批高端文化旅游项目落户漓江之畔。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漓江流域阳朔县、兴安县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遇龙河度假区荣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桂林喀斯特地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漓江之畔的象鼻山多次入选全国十大“最美赏月地”。

  如情似梦的漓江,正在盛世续写美丽传奇。

  ■经典访谈

  要以大历史大地理的角度诠释漓江,再塑桂林经典

  林志捷(中国地方史、物产史专家,广西桂学研究会北京特约研究员,作家,设计师)

  1956年,战争电影《上甘岭》上演。影片中令国人耳熟能详的插曲《我的祖国》这样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歌曲唱的是哪条大河?银幕画面给出了答案:黄河,长江,漓江。

  世人常认为漓江烟雨是美女披轻纱。我眼中的漓江则是山有傲骨、水有魂魄。漓江烟雨,气吞山河。要理解桂林山水的精神,还需纵观、鸟瞰大广西,从大山大河的视角,融合大悲情、大勇武的历史,方可领略真谛。

  没有漓江,没有灵渠,就没有今天的中华版图。道理很简单,灵渠沟通了中国三大水系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岭南由此才能进入中华版图。

  桂林山水和四季都有着“硬核”的一面。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也成为古今万千游客认识桂林山水的启蒙。但我们往下读就能看到,诗的后两句是“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事实上,作者王正功是以讴歌山水为切入点,来鼓励地方文人志士应该如秀甲天下的山水一样,敢为天下先,读书报国为民。清代徐珂在《粤西贡院》中,以“五百匹马奔桂林”来描述王城所处位置的气势。从清末到民国的半个世纪中,桂林作为大后方担负起了“复兴中华,建设广西”的重任,数十万军士出广西北伐,以血肉铸河山。因此桂林更像是用千万人的合力,以千百年智慧熔铸出的一座城市。

  因此,我认为要继续塑造漓江这个“桂林经典”,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跳出传统视角和固定思维,不仅仅局限在桂林山水的精巧柔美中,更要领略到桂林山川的雄浑、人文历史的厚重,以大地理大历史的角度、眼界、胸襟来重新诠释漓江,为经典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记者韦莎妮娜 整理)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加快建设漓江世界级旅游景区

  李琼(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漓江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丽画卷,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之集中体现。近年来,我市将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作为“国之大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全市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紧扣水清景美、绿色发展、和谐共生,保护好漓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快建设漓江世界级旅游景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直以来,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打造以漓江黄金水道为主轴、两岸为双翼,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带、绿色发展样板带、最美生态观光带的“一轴两翼三带”。大力实施漓江排筏和游船“油改电”。漓江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建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将分批分线路全面投入运营。广西首艘五星级新能源游船深受高端市场追捧,绿色低碳漓江旅游新模式加快形成。推出了“亲子主题游”“桂花主题游”“分子料理美食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受到市场欢迎。146名讲解员通过等级考评,登上漓江游船履职服务。建成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21条水上游览线路纳入统一票务平台规范化管理。完善提升中英文国际化统一标志标牌。漓江旅游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誉。2023年,漓江景区游船和排筏累计接待游客约570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加15.54%。龙年春节假期,漓江旅游持续火爆,入选2024年春节国内知名景区热度Top10。

  今天的百里漓江,白鹭齐飞、鱼翔浅底、水清岸绿、游人如织,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画卷。如何让“经典”继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桂林经典”漓江品牌提质升级工作。在保护好漓江绿水青山生态美的基础上,加紧编制《漓江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持续深化新能源动力游船建造,加快漓江景区管理智慧化建设,提升星级游船讲解员标准和旅游服务品质。

  其次,充分发掘景观资源和文旅资源,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升级,通过个性化、定制化、信息化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在守护好世界级山水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景区、提供世界级服务,推出全新的现象级产品,不断擦亮漓江这个“桂林经典”品牌。

  (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王旭 整理)

  提升漓江游船服务品牌,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廖玉珍(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导游班长、党支部副书记)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规模最大的岩溶峰林游览区,被誉为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五大洲均有首脑到过漓江游览,漓江已经成为中国山水外交的名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漓江航区游船启动了30年来规模最大的提档升级改造。更新改造后的漓江游船以“一船一景”的新姿态与漓江变幻多姿的山水交相辉映,带给游客便捷低碳舒适的游览体验。

  星级游船需要星级的服务,世界级的漓江呼唤世界级的讲解员。硬件在升级,软件也要不断提升,才能无愧于漓江这条世界级的河流。

  在漓江入选首批“桂林经典”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漓江服务品牌的提升。

  持续开展漓江星级讲解员的考评工作,着力提升讲解员的文化内涵、自身素质,深入挖掘漓江两岸的文化底蕴,讲好漓江故事,争取打造出一批优秀的中高级漓江游船讲解员。

  漓江游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也要逐渐与世界接轨。如在外语口语交流等方面可以加强培训,多吸纳一些中高等旅游学院的学生加入漓江游船服务人员队伍中,逐步提升漓江游船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鼓励企业打造更具特色的主题游船,创新求变,努力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游客的游览需要。

  桂林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漓江更是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旅游从业人员,我们唯有不断修炼内功,才能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增光添彩。

  (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王旭 整理)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