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侯秦浩)“原来的路面坑坑洼洼的,车子经常被轧爆胎,车祸也时有发生,现在铺上了沥青路面,出行方便多了。”近日,永福县苏桥镇石门村上石门屯韦大伯感慨地说。
136县道(原322国道)苏桥镇石门村段路面凹凸不平,下雨天泥泞不堪,成为困扰当地群众的出行难题。县、镇人大代表,石门村党总支部书记韦建斌通过走访联系选民征集意见,了解到大家关于136县道修补铺柏油的意见反馈后,在苏桥镇第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积极与代表团其他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修补原322国道路面的建议》。该建议被镇人大列为重点建议,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并得到了苏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向上级交通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在今年11月底完成了全段道路的修补。“没想到一条小小的建议,解决了群众的大难题。行走在崭新的沥青路上,广大群众幸福感满满。”韦建斌说。
据悉,此次道路修补,苏桥镇人大组织代表们全程参与监督,施工前与施工方见面提出需要注意的内容,施工中对修补进度和质量严格把关,施工后组织现场视察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意见,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践行到工程建设始终。下一步,苏桥镇人大将持续以开展“双联”工作为抓手,组织人大代表访选民、听民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的优势,筑牢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将“为民排忧解难题”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