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里的“惊喜”暗藏玄机
法官提醒:商家切莫因贪小利成为“洗钱工具人”
本报讯(记者张苑 通讯员黄晔菲 张辉)蛋糕店收到神秘顾客发来的“大订单”,要求定制装满现金的蛋糕送人,这种“霸总”行为看似大气又浪漫,不料背后却暗藏玄机。日前,七星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幕后“霸总”蒋某、王某、杨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拘役三至四个月,并处罚金。
2023年11月,王某在网络上买卖虚拟货币时,结识了一名叫“道士”的上家。2024年3月初,“道士”让王某帮其接收装有现金的蛋糕,并在收到现金后兑换为虚拟货币,“道士”可以以高出市场价汇率5个点的价格收购该笔虚拟货币。面对如此诱惑,王某表示同意。随后,王某将此事告知他的朋友蒋某、杨某,在利益的诱惑下,二人欣然加入。三人商定分工合作,由王某负责对接“道士”,杨某负责到蛋糕店取蛋糕,蒋某负责在网上联系售卖虚拟货币的商家。
2024年3月5日—8日,王某等三人按照“道士”的指示,先后在桂林市区、荔浦、柳州等地收取多个蛋糕,并将蛋糕中的现金兑换为虚拟货币转给“道士”,从中获利共4000元。
与此同时,2024年3月7日,远在重庆市的朱某被电信诈骗18万多元,其中1.6万元转入桂林市七星区某蛋糕店店主张某的账户中。朱某察觉被骗后,于第二日报警。公安机关根据被害人提供的转账线索,找到蛋糕店主张某。据张某交代,他是按照客户要求,将转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取现1.3万元,放入制作的蛋糕中,并将蛋糕配送至指定位置交给杨某,剩下的资金扣除本次蛋糕制作费用外,留作下次制作费用。
最终,公安机关成功抓获涉嫌帮助电信诈骗洗钱的蒋某、王某、杨某。之后,三人被检察机关诉至法院。经审判,王某和杨某均被判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一千五百元;蒋某被判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两千元。
采访中,办案法官解释道,这是一种新型的洗钱套路,诈骗团伙为快速洗钱,通过从银行取现兑换虚拟货币的方式,在金店、花店、蛋糕店、烟酒店等店铺进行大额消费以实现套现。不明真相的商家在利益诱惑下容易掉入“甜蜜陷阱”,无意中成了诈骗分子洗钱的“帮凶”。
为此,法官提醒广大商户,应谨慎接受金额明显偏高的订单,并规范收款流程,拒绝来历不明的货款。此外,不要随意向他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账户或收款二维码,切莫贪图一时小利,以免成为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