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小小香芹采收忙 乡村振兴路宽广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5-02-06 10:10:34 我来说说 阅读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剑蓉 邓琳)近期,全州县全州镇集才社区的香芹进入采收旺季,村民们正抓紧采收、销售,既丰富了节日期间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集才社区排楼边村距全州县城约2公里,紧邻湘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多年前,排楼边村村民利用临近县城、交通方便且土地肥沃的优势,探索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在县、镇、村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该村“稻—菜—菜”种植模式取得成功。为了规模种植、抱团发展,村里还成立了“春满堂蔬菜种植合作社”。其中,排楼边村的香芹以叶茎翠绿、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排楼边村的全州春满堂蔬菜产业基地,放眼望去,清新翠绿的芹菜长势喜人,沁人心脾的芹香令人心旷神怡。基地内,不少村民正忙着拔芹菜、清洗、打捆,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唐平生是全州县全州镇春满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当地的香芹种植大户。据他介绍,春节是香芹的销售旺季,每天来村里批发香芹的客商络绎不绝。合作社的32户社员共种植200多亩芹菜,每天销售量达3—5吨。

  2月1日,记者再次电话采访唐平生得知,村民们已在春节前赶着卖完了上一茬香芹。从大年初二(1月30日)开始,就陆续有客商来村里收购新一茬香芹了。让种植户们高兴的是,春节前香芹的批发价基本稳定在2元/斤,春节后已增至2.5元/斤。

  “别看香芹是小菜,规模化种植,收益可观。”唐平生说,每年9月收割完水稻后,村民们开始种植蔬菜,主要有芹菜、生菜、莴笋等品种,可以卖到第二年早稻种植前。而芹菜由于产值高、生长周期短,成为基地种植的主要蔬菜。基地内的芹菜一年可以种3茬,平均每茬亩产量达1万斤,亩产值5万—6万元。

  据了解,全州县全州镇人民政府多年来不断投入资金,加大当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使排楼边村“稻—菜—菜”轮作种植基地蔬菜生产向产业化、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了蔬菜产出能力,拓宽了乡村振兴的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排楼边村村民种植的香芹在丰富当地群众春节期间“菜篮子”的同时,还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等外地市场,让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村一品”蔬菜种植专业村。


责任编辑:雷渝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