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万字 记录泗林村的方方面面 一个170余户的村庄诞生临桂首部村志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24-03-29 10:04:09 我来说说 阅读

  近日,记者从临桂区了解到,全村只有170多户800多人的中庸镇泗林村诞生了一本村志《泗林村志》,这是临桂首部村志。一个自然村有了村志,那这本村志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这本村志又是如何完成的?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走访。

  囊括村子历史和生产生活

  喜宴上的菜品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者在临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看到,这本书约一厘米厚,封面上印着泗林村的牌坊。该书由厦门大学老师和泗林村两位村民主编,临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排版面、联系工厂印刷。记者翻开目录,全书从人文地理、村社历史、水稻生计、饮食习惯、泗林信俗、人生礼仪、传统节庆、乡村文艺以及泗林模式9个章节分别展开,142页,共计近14万字。书中以文字为主,部分章节插入了图片,方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泗林村的历史和现状。

  村志是不是和市志或县志差不多,记载着一件又一件的事件?翻开这本书可以看到,它更像是泗林村村民的生活指南,记载着历代村民留下的文化习俗和当下村民们生活状况。

  《泗林村志》第四章从日常饮食和仪式饮食两个小节写泗林村的饮食习俗。“泗林村的饮食,除了特殊的节日之外,一般都是相同的。一日三餐,多饮酒。过去还常自家酿酒。吃饭之后,饮用茶水,并以之待客。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红薯、芋头之类。年节做糯米糍粑、粽子。副食较为丰富,多以豆类、瓜类、蔬菜作菜肴。”文中提到,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泗林村村民的饮食文化体系。除了日常饮食,在一些重要仪式性场合,特别是红白喜事的宴会酒席,菜肴品类甚至上菜的顺序都颇有讲究。文中提到婚礼酒席的上菜顺序依次是豆腐皮、蛋卷、由全为五花肉做成的扣肉、由芋头和肉做成的扣肉、鸡肉、鸭肉、瘦肉、红肉、肘子、杂烩,共十大碗,有时候还会有扒锅。文中还介绍了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饮食习惯。

  书中用资料记载和村民口述内容整理出泗林村的历史,用村民生活化的言行举止具象地描述泗林村的风俗习惯。记者还从书中了解到,泗林村崇文重教的氛围浓厚,自恢复高考当年起,先后走出了220多名大学生,博士、书画家、世界健美冠军等各行业杰出人才有36人。该村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50多年来全村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历经一个月走访

  由厦大老师带队完成书稿

  这本书的内容体量并不小,内容是如何完成的?记者来到泗林村进行了走访了解。泗林村党支部书记李乔送告诉记者,他2015年在一次聚会上偶然认识了厦门大学的蓝达居副教授。在深入交流后,蓝达居副教授决定组织队伍在泗林村进行驻村调研,了解泗林村的历史民俗文化。2016年6月中旬,村里来了一队背着行囊拖着行李箱的陌生面孔,总共六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他们完成的。

  “他们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奔走,去村民家里看老物件,去找村民聊天,每天都特别忙,在村里不停地走动。”李乔送对蓝达居一行人到访做调研的情景记忆犹新,他们一个月的吃、住都安排在李乔送家里。

  村里每天安排了专人对接调研小组,同吃同住,只要是跟调研有关的事情,村民们都特别配合。每次调研小组找到村民了解村里的情况,大家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将自己所知详细告知。“为村里做事情,肯定要积极点。”村民李永富老人是调研小组访问的重点对象之一,认真给他们讲解村里的情况,知无不言。

  不过,调研小组此行的最初目的是做一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并不是奔着写村志去的。李乔送告诉记者,他也一直认为蓝达居只是来做调研的,村里可以留存相关的文字材料。但蓝达居回去不久以后,打电话跟李乔送沟通,决定以村志的样态成稿。村里最终收到的文稿格式和内容与现在的书本上相差不多,除了第一章的《人文地理》和最后的《后记》分别是村民李永超和李恒艺所撰写,其余均为蓝达居带领的调研队伍完成。

  以文字记录乡愁

  未来还会有更多村志出现

  据悉,临桂区志办将于4月2日将成功编印的《泗林村志》赠送给泗林村,共计260本。对于为何要选择4月2日,李乔送给了一个答案:“清明节的时候,在外的人会回来祭祖,那时人多热闹,仪式感也足一些。这本书还没有编印的时候,就有很多在外的人打电话询问进度,现在出书了,更多人想回来看看这本书了。”

  李乔送告诉记者,这本书的内容受到村民们的一致肯定,还没有成书时,就已经有很多村民来找他翻阅资料了。村民看到自己的名字或是自己讲述的故事出现时,脸上充满了笑容。在村民李恒艺看来,编纂村志是为了传承乡风文化、留住乡愁根脉,在充分统筹资源推进村志编纂过程中,留住的是乡愁,凝聚的是人心。

  史志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它不仅真实记录了乡村历史演变,保存乡音乡愁,更是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开展旧志整理和部分有条件的镇志、村志编纂”。2021年10月,《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史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并指导条件成熟的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非传统村落开展乡村史志(含乡镇志、街道志)编纂工作。临桂区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介地情文化,推进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让志书走进寻常百姓家。

  记者石艳红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