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一起吃饭、旅游、看展、考研…… 年轻人怎就迷上了“搭子社交”?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3-29 10:04:09 我来说说 阅读

“探险搭子”一起在桂林某山洞内探险。(受访者供图)

“观影搭子”一起打卡看电影。(受访者供图)

“旅游搭子”一起游漓江。(受访者供图)

“旅游搭子”一起登山看日落。(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黄敏

  “‘三月三’想去桂林玩,有没有旅游搭子?”

  “广西‘三月三’假期,有人一起去旅游吗?本人女大(女大学生),找旅游搭子。”

  距离广西人民期盼的“三月三”假期还有近20天,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早已蠢蠢欲动,制定“旅游计划”,查找“旅游攻略”。另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寻找“旅游搭子”。

  2023年,“搭子社交”这一词条冲上微博热搜,“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等名词层出不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播放量达上亿次,在年轻人中引发广泛讨论。

  一年来,“搭子社交”在青年一代中爆火,与“饭搭子”一起打卡美食,与“学习搭子”一起见证进步,与“摄影搭子”一起捕捉美景,与“旅游搭子”一起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万物皆可搭”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的写照

  “坐标桂林,想‘三月三’去云南玩,求搭子,最好是女生。”3月23日,“95后”女生小玲(化名)在小红书App上发布了这样一条笔记。小玲口中的“搭子”,即“搭档”,泛指具有相同爱好、一起从事某种活动的同伴。

  这不是小玲第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旅游搭子”。今年春节期间,她曾和“旅游搭子”一起前往西安,打卡大唐不夜城、钟鼓楼、回民街、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小玲告诉记者,与需要频繁交往、密切联系的朋友不同,“搭子”是一种更为轻松的社交对象。“与‘搭子’相处,意味着不用迁就对方和勉强自己,在降低人际交往成本的同时,也能体验不同的兴趣爱好。”

  来自天津的小童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作为一个北方人,小童对桂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我来桂林上学前就制定了目标,一定要到桂林各个地方去转转。”小童告诉记者,最初他向身边的同学发出邀请,但有的时间上不合适,有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地方一些同学已经去过了,每次想找到一起前往的朋友都有点困难。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寻找‘旅游搭子’的消息,时间、地点跟我的计划完全吻合,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发布消息的人联系了,最终一起旅行的过程很愉快。”小童说,“从此以后我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搭子’,也会带着我的朋友与‘搭子’一起旅行。”

  与小童一样,从事会计工作的市民周女士也是北方人,毕业后只身来到桂林工作。平时工作繁忙,周女士的吃饭问题都是在单位食堂解决。一到周末,作为吃货的她就经常寻找一起“探店”的“搭子”。“我会提前在网上告知想打牙祭的时间及地点,不一会儿,就会有人给我发来私信。简单聊几句之后,觉得合适就会约定同去。”周女士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对“搭子”的要求是有共同话题,最好是“E人”(外向型人格的人),不然反会增添“社交压力”。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当下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类“搭子”,或有寻求“搭子”的意愿及行动。除了“旅游搭子”“饭搭子”,还有“自习搭子”“逛街搭子”“观影搭子”“徒步搭子”“City walk搭子”“回家搭子”“健身搭子”“留学搭子”等等。

  而“搭子”间的互动,往往被控制在满足特定需求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搭子”关系的建立肇始于开始做某件事,终结于某件事完成。通常情况下,“搭子”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全名或真实姓名,经常用一个化名或简称,譬如“小玲”“小童”“阿英”即可。很多时候,“搭子”之间会形成不主动打听对方相关资讯的默契,更没有想打探对方隐私的习惯。

  现阶段,“万物皆可搭”已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的一种写照。小红书上,“新型社交关系搭子”的话题浏览量突破4000万次,微博话题“我在微博找搭子”阅读量近7000万次。“搭子”一词也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作为“搭子文化”的延伸与发展,“游戏陪玩”“职业伴娘”“陪诊师”等不少主打“陪伴”的新型职业也逐渐兴起。

  为何当下的年轻人热衷于找“搭子”?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热衷于找“搭子”的原因,网上有这样一个观点:“搭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家最喜欢的新型社交关系,还是在于它能戳中每一个孤独年轻人的心窝子。”

  在记者看来,这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情感陪伴诉求的转变。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年轻人虽然可以在虚拟世界里“狂欢”,但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线下的亲密感、增加了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线下的情感陪伴是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亟需的,而“搭子”恰恰满足了这一陪伴需求。不仅如此,“饭搭子”主打吃饭陪伴,“运动搭子”便于组队健身,“考研搭子”互相监督学习……从这一角度看,“搭子社交”实现了精准陪伴,即网友们所说的“戳中心窝子”。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姚华松在《年轻人为何风行“搭子文化”?》一文中分析说,社会学意义上,“搭子”或“搭子文化”的兴起与盛行,是年轻人面对各种压力时的一种“应然”与“适然”。

  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欧阳丹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搭子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于社交和归属感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他们适应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搭子现象’体现了人际吸引和群体归属的原理。人们倾向于与那些有共同之处的人建立联系,即我们常说的‘人以群分’,因为这样的关系更容易建立和维护。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追求可以让年轻人在彼此间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欧阳丹告诉记者,“搭子现象”也体现了年轻人对于个性化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固定的社交圈子,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需求的满足。通过与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交往与合作,年轻人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经验,进而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总的来说,‘搭子现象’是年轻人社交行为的一种表现,反映了他们对于社交、归属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影响,为年轻人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欧阳丹强调。

  “搭子”与“朋友”

  “搭子”和“朋友”如何定义?如何区别?

  记者通过采访得到这样的回复:“如果朋友负责的是长情的陪伴,那么‘搭子’则仅仅负责某一时期精神方面的愉悦。”“‘搭子’不是朋友的替代品。”“从某种意义上看,‘搭子’是阶段性的朋友。”

  通过与受访者交流,记者了解到,朋友间的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维护,而在“搭子”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既兴趣相投又没有过度“冒犯”,多了一份所谓的“边界感”。

  在欧阳丹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搭子”与“朋友”都是良性的情感关系,只是承担的情感需求程度和功能不同。

  “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来看,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会权衡成本和收益,并试图通过交换来获得最大的利益。在‘搭子’关系中,人们通过与他人组成临时伙伴关系,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或获得特定的体验,从而获得某种形式的回报。例如更好的社交体验、更多的乐趣等。”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欧阳丹这样分析:

  首先,两者功能性不同,“搭子”以需求联结,朋友则以情感联结。“搭子”只是为了实现某次具体活动的需求,只需要在某一方面认可对方。比如“饭搭子”只需要一起吃饭;而为了缓解旅途中的孤独及省钱,就有了“旅游搭子”。朋友则是长期聊得来的伙伴,需要在价值观等多方面相互接纳,朋友间并不会因为所需场合的消失而失去联系。

  其次,“搭子”具有临时性、特定性,而朋友具有长期性,且一般具有全面性。比如两人是朋友,一方会倾诉烦恼,另一方也会倾听烦恼;但如果双方只是“健身搭子”,那除此以外的身份就不存在,也就不再有陪伴、倾听这样的义务,双方也不会有这样的期望值。但也正是因为关系结成的临时性,“搭子”关系相对脆弱,双方之间没有过多的情感联系,关系不会维持长久。而且,短暂的“搭子”关系较少会进行深入的情感沟通,也无法期望对方在危难时刻为自己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搭子文化”是高质量社交还是社交降级?

  伴随着“搭子”在年轻一代中愈发流行,“搭子现象”被默认为一种“文化”,大家对于“搭子文化”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有人认为“搭子文化”不过是在某个时刻找一个人来陪伴自己、免于寂寞,也有人认为这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更加精准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人斥责“搭子现象”会让人际交往的厚度变得越来越稀薄,亦有人称“搭子社交”让自己交到了更多朋友,拥有了更多人脉……微博上更是出现了“‘搭子文化’是高质量社交还是社交降级?”这样高热度的讨论话题。

  对此,欧阳丹表示:“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高质量社交或社交降级,而是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影响。”

  首先,从社交质量的角度来看,“搭子文化”确实展现了一种新型的社交形式。它允许年轻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追求兴趣、目标或应对生活挑战。这种以共同点和兴趣为基础的社交形式,有助于建立更紧密、更深入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某些方面提升了社交质量。然而,社交质量并非仅由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还涉及到关系的稳定性、持久性以及双方在交往中的成长和收获。在这方面,“搭子文化”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搭子关系”往往基于特定情境或目标而建立,一旦这些情境或目标发生变化,关系也可能随之瓦解。这种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人们在社交中缺乏长期的承诺和投入,从而影响社交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从社交降级的角度来看,“搭子文化”确实反映了一种社交的碎片化和表面化趋势。在追求短期利益和快速满足的当下社会,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轻松、浅层的社交方式,而非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建立和维护深入、稳定的关系。这种趋势可能导致人们在社交中失去深度思考、真诚交流和情感共鸣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交的质量。

  “因此,‘搭子文化’既非纯粹的高质量社交,也非简单的社交降级。它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潜在的问题。”欧阳丹总结说,“在评价这种社交形式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它带来的益处和局限性,并结合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对此,欧阳丹提醒年轻人:在参与“搭子文化”时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既充分利用其带来的社交机会和资源优势,也要注意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记者认为,在日常社交中,最重要的不是关系的深浅,而是对待关系的态度。无论是“搭子”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都需要真诚的态度与付出来相互支持。


责任编辑:李毅兰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