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梓村:
因三棵橄榄树而得名
朗梓村的门楼十分气派。 记者刘菁 摄
小河环绕着古村。 记者刘菁 摄
□本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李紫梦
在每一步都是美景的阳朔县,有一个村不仅人丁兴旺,还出现了一门四进士,目前还有保存完好的63间古民居见证着村子兴旺的历史。
近日,记者从阳朔县城驱车前往高田镇,约20分钟就到达了传闻中保存着大型古民居群的朗梓村,当地也有人称其为朗梓古寨。据朗梓村族谱记载,村子原名为“榄子”,因为此地长有三棵枝繁叶茂的大橄榄树,而橄榄树结果甚丰,取其“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遂将村子命名为“榄子”。到了清光绪三年,村里考取进士的覃孟榕将“榄子”改名为“朗梓”,意为明亮村子、造福后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记载,朗梓村始建于清顺治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始祖覃正尧为广西宜山庆远人,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旗下的一名战将,驻守北平。覃正尧路经朗梓,见此地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于是便居住下来,所以朗梓村的人均为覃姓。由于祖祖辈辈居家俭朴,勤奋劳作,至咸丰年间,已人丁兴旺,家财富有,于是请来工匠购料扩建居所,据说耗费40年才建成,也就是现存的朗梓村古民居群。究竟是怎样的古民居需要耗时如此之久?记者决定仔仔细细地观察一番。
一到村口,一座高大的门楼映入眼帘。步行进村,只见一条弯曲的小河从村口穿出,对古民居群形成包围之势。抬头看去,一片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就是朗梓村的古民居群。古民居群在岁月的洗礼中,呈现出灰黑色,正楼屋檐呈上扬的弧形,颇有雄鹰展翅欲飞之势,脚下的大块青石板上苔藓附着,显出岁月的痕迹。
据朗梓村团支部书记覃业珠介绍,朗梓古村落群分两处,相距约15米,占地7000多平方米,共有63间房屋,每间屋子墙体相连,高矮错落有致,其中最为雄伟壮观的当数覃氏世三公祠堂——瑞枝公祠。
据了解,瑞枝公祠建于同治年间,占地约2000平方米。眼前的公祠看上去应为砖木结构,“瑞枝祠堂”四字用花岗石凿成,镶嵌于大门正上方,十分雄伟气派。屋顶上盖着十分华贵的琉璃瓦,大门屋檐下的墙壁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7幅长宽不等的水彩壁画,壁画内容有乌鸦戏水、春燕衔泥、渔翁钓鲤等,看上去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公祠背山面水,大门打开后,房屋明亮且宽大。走进公祠,正堂、天井和左右两侧厢房一应俱全,厢房的门也十分有特色,雕有花、草、禽、兽等,古色古香,足以彰显主人的地位显赫以及生活的富贵荣华。
在瑞枝公祠的左侧,是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古宅院,也称“状元宝”,为光绪初年举人覃孟昌的故居。宅院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长约2米的“进士”牌匾。清朝时期,这幢宅子的后人共登科及第6人,五品骑尉及六品奉迁大户有20多人,其中覃兆勋于同治十二年被授予翰林院大学士,“一门四进士,同堂两县官”说的大概就是这样显赫的世家。
在瑞枝公祠的右侧,是一栋古炮楼,也是村民们最津津乐道之处。炮楼高30米,共有7层,据说这是朗梓村最高的建筑物,也是阳朔县保存得较为完好的碉楼。从外部看上去,炮楼是由大小不等的鹅卵石砌成,走进炮楼内部,一层能站下10余人,木质楼梯陡峭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爬至七楼,放眼远眺,整个村庄尽收眼底,田野间有劳作的村民,再远处有人家冒出炊烟。炮楼脚下,有一道石墙,墙上古藤攀缘,墙边一条小河顺流而下,清澈见底,这便是在村口看到的那条小河。
来到朗梓村,既能看到古建筑群所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沉淀,也能看到新时代朗梓人响应时代召唤的脚步。古时候,朗梓人以祖先勤读取士为荣耀,今有朗梓人用手巧致富为自豪。在如今的朗梓村,村民们积极抓住文旅融合的商机,用一双双巧手制作绣球、根艺、手杖、木雕、骨雕等,走上了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