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由来】水滨村:滨水而居的古老瑶村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1-19 16:44:29 我来说说 阅读

  水滨村:滨水而居的古老瑶村

  水滨村沿河民居一景

  蒋礼发老人提供的五排瑶历史文稿

  吹笙挞鼓舞的陶塑小人

  祭祀仪式用的纸船(本文图片由记者何月摄)

  □本报记者何月 通讯员陈强

  水滨村,隶属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是恭城最北的一个山区行政村,分别与灌阳县和湖南江永县接壤,距离县城大约50公里,乘公交需一个半小时方可抵达。

  1月11日,记者来到水滨村,从卫星地图上看,水滨村一带的地貌特征为“两岭相夹,一水中穿”。走进村落,可看见村子东北西三面环山,南向开口接狮塘村,一条小河穿山流淌,而沿河两岸地势平缓,不少民居沿河沿坡而立。

  “这条小河是我们村的主河,几百年前我们迁到这里,就是挨着河两边建房修路、休养生息。要问水滨村为什么叫水滨村,可以说就是因为靠着这条河发展起来而得名的。”水滨村蒋礼发老人为记者讲述村落历史,记者在小河旁看到竖立的河长制公告栏,栏内显示水滨村的这条小河划归为栗木河水滨分段,而在日常称呼中,水滨村人仍习惯称这条重要河流为“小河”“平川江”或“平川源”。

  水滨村人沿袭着“小河”等老叫法,背后并不是简单的习惯使然,而是数百年来瑶人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的传承。

  据蒋礼发老人口述,明朝初年恭城发生梁朝天、雷虎子叛乱,官府派员配榜至湖南永明(今江华)一带招募瑶兵,参与镇剿。事平之后部分瑶兵及其家小被安置于观音乡平川源“开基立业”。平川江贯穿整个观音乡,平川源又因山势夹击被分为上、下垌(源),上游称为上源,下游称为下源。明朝嘉靖九年,官府设立瑶目制,将观音平川源划分为上下五排共十排,水滨村属于平川上源上五排,外称“五排瑶”。

  1985年,国家民委语言专家到栗木镇与观音乡调查研究,将水滨村瑶人冠名为“平地瑶”,因平川江渊源,又称平川(源)瑶。而在广西恭城县志清光绪十五年刊本中记载:平源瑶小河从永明县发源,由黄茅岭过平源上五排下五排,下合栗木河。那么从已有文献推断,这里的“平源瑶小河”应该就是现在水滨村人口中的“小河”。老话讲“无山不有瑶”,而在水滨村亦可诠释为“无水不有瑶”,水滨瑶族依山傍水聚居着,繁衍子孙,传承文明。

  水滨村的房屋分布和日常生活深受傍水而居的影响。在村里游览,能在村民房屋的院前屋后、田间菜地里看到小沟渠分布。

  “村里人在菜园子摘菜后直接在菜地边的小渠洗好再拿回家,很方便。而且我们平川源的乡里乡亲们在用水上也定下了许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上游是食用水,中游洗菜用水,下游洗衣服,一律不准把农药等垃圾丢到河里。”现今村民的家庭用水多数是集体集资在山上修筑水池里的水。如果源头被堵,水流不畅,村民都会不约而同拿着工具去疏通水道。而在饮食上,当有客人来临,水滨村人会炖上一锅叫“黄刺骨”的鱼作为招待。按村里人说法,要吃鱼,在沟渠里撒网,等上半天一天,就能网上一兜子“黄刺骨”。“黄刺骨”鱼小刺少,肉质鲜美,是水滨村待客的佳品。

  “水”不仅影响着水滨瑶族的日常生活,更深入到村里举办重大节日与文化活动中。水滨村各类祭祀、会期、庙会活动颇多,农历正月、二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都有重要活动。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确立“盘王节”后,1988年水滨村接下举办第三届“盘王节”节日活动的重任,并以5年为届期连办三届。近年来,每到农历十月,水滨村也会自行举办“盘王节”祭祀还愿活动。

  水滨村因地形封闭,村民对举办节日活动热情高,相关习俗也保存较好,其中水滨吹笙挞鼓舞更是被列入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且在2012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水滨村丰富的祭祀仪式中,“盘王节”期间举行的安龙保土祭祀仪式颇值得说道。祭祀中有“起水架桥”仪式,用于迎请梅山各路神祗、历代祖先到来;有“送船”仪式,用纸船将孤魂野鬼送至别处。此外,水滨村人还有泼水边仪式。这些仪式的构成无不与“水”有关。有趣的是,同样是从湖南千家峒迁居至恭城并传承民族文化,三江乡石口村的重要祭祀活动,如抬花炮仪式,包括打锣挖地、抢山鸡、长桌宴等民俗活动与土地有更深的联系。相较之下,水滨村的种种仪式明显更具有亲水性。

  在了解水滨村的过程中,越是了解便越是感慨水滨村的自然地理与水滨瑶族的历史文化在数百年来的相互交叉、融合与影响,深刻记录着村落的时空变迁,形成具有独特人文气质与文化记忆的瑶族文化图景。而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背景下,水滨村也在积极跟上发展脚步,积极保存、传承与发扬水滨瑶族文化,推动水滨村乡村振兴事业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