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由来】龙虎村:龙蟠八桂虎视三湘 充满传奇的千年村寨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4-01-19 10:22:22 我来说说 阅读

  龙虎村:龙蟠八桂虎视三湘 充满传奇的千年村寨

  龙虎古渠与古建筑。 (陈忠良供图)

  龙虎乡石碑。 (陈忠良供图)

  □本报记者 何月

  龙虎村坐落于都庞岭南麓龙虎关下,已有千余年历史,如今属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管辖,距县城35公里。龙虎关地处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南端余脉处,关南有龙头山,关北有虎头岭,如此组成“龙虎”二字,龙虎关名称由此而来。龙虎村自然也凭关而立,龙虎街、龙虎河……在龙虎村处处可见“龙虎”。

  龙虎关为何能形成这么大的文化影响?从龙虎关的俯瞰照片中看到,宝塔岭、狮子岭、犬牙关等奇岭险峰参差交错,山岭盘错间,龙虎河由北往南依势蜿蜓,啸呜幽谷。据龙虎村村民林绍志讲述,龙虎河河道两边地势相对低矮开阔,在此修筑城堡工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因此,龙虎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岭南第一关,

  据传,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为进一步巩固好岭南地区,亲自率领三十万兵马进入桂林及兴安一带安营扎寨,修建灵渠。其大部兵马便是由龙虎关进入。明朝末年,保昌侯、永州总兵曹子建率精兵二万,驻扎龙虎关抗击清军。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洪秀全率领下攻城略地,翼王石达开率部回师广西,由龙虎关进入恭城,直驱平乐府。千百年前的“龙争虎斗”,令此地历史颇有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传奇感。

  更可歌可泣的是,在红军长征中,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第三军团在龙虎关一带英勇奋战,以弱小的兵力击溃了强大的国民党桂系部队周祖晃部。1944年,日寇南侵,兵临三湘。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相继打响。日本侵略者一路从永州,过双牌、道县、江永等地,锋芒直逼龙虎关,意欲南北夹攻桂林,占领广西省会。

  在此危急关头,位于桂林郊区李家村的黄埔军校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甘丽初奉命带领全校官兵开赴龙虎关对日作战。在龙虎关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十天内完成了一个师的防御工事和阵地编成,在关口两边的山上布设重兵,形成虎踞龙盘之势,严阵以待。大仗打了3天,共歼灭日军300多人并击毙敌师指挥官,此次胜利被称为龙虎关大捷。

  “龙虎关大捷是龙虎乡在抗击日本侵略者历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桂林保卫战赢得了宝贵时间。除了这次战役,龙虎村在抗战时期还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抗日故事。”林绍志告诉记者,在龙虎村历史文化陈列馆里陈列着不少抗战遗留物品,描述了更全面的龙虎村抗战历史,读之令人唏嘘。

  但龙虎村并非只是兵家纷争之地。龙虎河水量充沛,冲积出龙虎乡肥沃厚重的良田,形成鱼米之乡。龙虎河作为茶江河源头之一,流向湖南江永的源口乡后又经龙虎关返回恭城,至平乐县的桂江、梧州的西江,再汇于广东珠江,促使龙虎村有了通往梧州、广州的水运优势,成为边关贸易重地,享有小梧州之称。楚尾越头地理位置与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令龙虎关成为发达中原文化传入岭南地区的必经之地。龙虎村更是借由种种优势,逐步发展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商业贸易繁荣昌盛的村寨。

  在当时,湖南永州地区的道县、江华、永明、宁远一带的粮食、木材、黄糖、茶叶等物资均从龙虎关起运至梧粵,返回时装载盐、海鲜、工艺品之类的商品。每天停留在龙虎河道的大小船只达到三五百,可谓热闹非凡。而来自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的一些客商长驻龙虎村经商,因此米、鱼、盐、茶、糖等重要物资都在龙虎街上开起了行当,门店林立,川流不息,颇为繁华。

  人多的地方就少不了热闹,戏曲杂谈等文娱艺术随之发展起来。龙虎村不但盛产鱼米,也是桂剧、彩调、木偶戏文化的传承之地。到现在龙虎村的广场上还能看到一座精致的古戏台,逢年过节,就有戏班在戏台上唱戏表演。在过去,龙虎村的桂剧团在湘桂边界极有名气,周边四乡三十六寨的群众,无论红白喜事唱堂会,或者会期活动、商号开业等,均以请龙虎村的桂剧团去演出为荣。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龙虎村的戏剧文化氛围之浓厚,可以达到家家户户都爱唱戏、能唱戏的地步。”林绍志说道。

  新中国成立后,龙虎村不再受争斗之苦,“龙争虎斗”的纷扰离乱变为“龙腾虎跃”的欣欣向荣。1960年,龙虎乡政府在关口峡谷地段拦河筑坝,修百里长渠引水灌溉。1971年,湘桂公路开通,龙虎街上客旅商贸,车水马龙,又成为两省边界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上世纪90年代,龙虎村率先开展沙田柚种植,与湖南江永县进行农业合作。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龙虎村相继规划五指毛桃、火龙果、豌豆等果蔬粮药的栽种,发展集体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改善村貌,重拾文化,助推旅游产业。

  如今走进龙虎村,龙虎街两旁商铺开放井然有序,洁白的面条挂在竹竿上临风吹拂,排馓在油锅里炸得滋滋作响,香味飘出老远。龙虎河清澈流淌,岸边杨柳依依,古老沟渠边伫立着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来自桂湘两地的游人三五成群走在风雨桥上,悠闲品味着这座千年古村寨的文化与自然风景。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