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拳刀、木板,是雕版印刷最常用到的几样工具。这几样工具,陪伴桂林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申光宏走过了半辈子。
雕版印刷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起源于唐代的雕版印刷有千年历史,一代代传承至今。2020年,桂林雕版印刷技艺入选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前,记者来到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光宏的工作室,听他讲述雕版印刷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雕版印刷技艺是古代印刷术的精粹,在我国历史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桂林雕版印刷技艺在雕版的选材、加工上颇有讲究,在技术上也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写手,还要有好的镌刻者,还需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雕刻者对书法要有较强的感悟力,能把握字体的神韵。
桂林雕版印刷技艺的工艺流程主要有修板、缮写、校正、雕刻、印刷和装订,使用的工具包括锯、刨、锉等木工工具,纸、墨、笔、砚等文房用品,大小不同的雕刻刀,以及印刷的规尺、棕帚、鬓帚、排刷、镇纸等。
探“店”地址:七星区七星路二巷13号光宏印社
主讲人:桂林雕版印刷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申光宏
■传承
桂林雕版印刷业在抗战时期高度繁荣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前身,它的出现使典籍得以保存,为文化传播、文明交流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申光宏的工作室里,珍藏着《康熙字典》、《诗经体注》等清代出版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用雕版印刷技艺印制的。
申光宏告诉记者,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当时,雕版印刷品主要是经书、佛像、历书等。印刷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发明后蓬勃发展,虽然宋朝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申光宏说,到了宋朝时,雕版印刷分出了官刻、坊刻、私刻三种形式。其中,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印制品多为官家发行的文件、图书等;坊刻指的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包括书籍、唐诗宋词等;而私刻的印制品则包含老百姓印的年画、门神等。
申光宏出生于湖南,他告诉记者,清代中期他的祖辈以雕版刻字印刷为业,清朝道光年间在湖南宝庆一带(今邵阳地区)远近闻名,太祖辈有两位秀才开馆授徒。“那时候,祖辈们会印刷一些儿童读物和教科书,并刻板印刷一些年画、财神、门神、观音、灶王、民间日历通书,同时也对外承接一些家谱的印刷业务。”
清朝末年,由于湖南动乱,申光宏家族中有多人相继来到桂林谋生,并将祖传的雕版刻字、印刷技艺带入桂林。他介绍,当时由于官府重视及支持,他的祖辈在当时桂林的老盐街一带把雕版印刷经营得有声有色。
抗日战争期间,一大批文人志士相继来到桂林,也推动桂林的雕版印刷业进入高度繁荣时期。“当时桂林的文化名人多,流动人口也大,学习资料、抗日宣传的资料印得很多,雕版印刷生意很兴隆。”申光宏说。
解放后,申氏家族中的一部分人进入桂林印刷厂和工艺美术厂工作,继续从事印刷和印章雕刻工作。
一笔一划皆有讲究
在申光宏的工作室中,挂着孔子、王阳明、诸葛亮、李白等古代名人的画像,还有修身格言等,这些作品都是他一刀一刀雕刻并印刷出来的。在他的工作室中,整齐地摆放着上百块已经刻制完成的雕版。
申光宏介绍,传统雕版印刷技艺较为复杂,制作雕版的第一步便是选材。通常,他会选用青梨和黄梨等木材作为雕版刻字的原材料。
“桂林有不少梨木,适合用来雕刻。”他表示,雕版的选材必须横直结构紧密,光滑明洁,不能起线,没有结节,没有裂纹,没有虫蛀,没有弯度,没有扭曲变形,行内将这样的木材称为“青筒”。这样的木材锯板后不会变形,在雕刻和印刷时也不会出现烂字等现象。
找到合适的木材后,下一步就是加工。据介绍,砍伐木材要选择干浆少脂的秋冬交接时节,砍伐回来马上进行深加工处理,将树木锯成所需厚度的木板,既不能接地上的湿气,也不能暴晒,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阁楼上,再用布盖好使其慢慢阴干,至少一年以后才能使用。
加工完木材,就要为刻字做准备。雕版制作是雕版印刷最核心也是最难的环节。雕刻前,要先将雕刻的内容书写在木板上。
记者了解到,雕刻的字体多为宋体、楷体,书写的方式有“软字”和“硬字”两种。所谓“软字”,就是将要雕刻的文字先书写在绵纸上,再用由红薯淀粉熬制的浆糊反面粘贴在木板上,待纸张干透后再刷上香油,让文字透过纸张,便能够雕刻了。
而“硬字”对雕刻者的要求更高,需要用毛笔将文字用宋体或仿宋体反面书写在待雕刻的木板上。“如果是‘软字’,即使自己写不好,也能请别人代写。但反面书写则不同,即使是书法名家,大多数人也不会,而雕刻者必须自己掌握这门技术。”申光宏说,反面书写需要精研翰墨,通晓文理,精确地把握汉字的反向结体及反向用笔方法。
采访时,申光宏拿出了一块已经反面书写好的木板给记者演示雕刻过程。他先在木板上刷了一层香油,随后便拿起了拳刀。只见他端坐在桌前,左手扶着木板,右手四指握拳抓刀,指实掌虚,大拇指朝上,灵活地控制着刀头方向,雕刻出汉字的点、横、撇、捺。“刻字时,要做到‘手腕用力,下刀稳准,刀深力重、干净利索、一刀一刻、不予修补’。”他表示,雕刻时如果太过用力,笔画就会损坏;太轻飘,刻出来的字就没有章法。如果是熟练工,一天能刻百来个字。
雕版制作完成后,就能印刷了。记者看到,申光宏的工作室中有一张特制的桌子,靠近上下两个边缘的地方分别固定着两根木条,桌上还放着一些木块,以便将雕版牢牢固定在台面上。
放置好雕版和纸张后,申光宏用滚筒在雕版上均匀涂上油墨,用纸覆盖。随后,他拿着用木块制作而成的擦子在纸上反复刷印,直到字迹清晰呈现在纸张上。“之后再将印刷好的纸张装订成册,雕版印刷就完成了。”申光宏说。
坚守几十年 心中只有一件事
申光宏出生于1966年,因为家族中从事雕版印刷的人较多,耳濡目染之下,从小他就对雕刻很感兴趣。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懂雕刻,小时候,他经常拿父亲的雕刻工具来刻字,还常常帮同学们刻章。
“后来,我就跟着家人学习雕刻,也逐渐掌握了相关技艺。”申光宏说,刻板是最难的部分,大约要半年才能学会,如果想要达到精通的水平,起码得花上3年左右。
他表示,雕版印刷不仅印文字,也印图像,因此不仅要会书法,还得学画画。但相比之下,刻字比刻画的要求更高。
尽管雕版印刷中用到的多为宋体和仿宋体,但申光宏能写几十种字体,对反面书写也很精通。采访中,记者随意说了几个汉字,他都能熟练地反向写出。他表示,刻板时看得多了,他对每个字的反向结构都很了解,可以说已经“刻”在了脑海中,因此书写时也不用特意去想某个字反过来是什么样。
为了提高书法水平,2012年时,申光宏开始报考中国书画等级考试九级证书,这是书法等级考试中的最高等级,难度很大。第一次考试失败后,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报考。“考证除了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次考试后都会收到一段评语,这能让我了解到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处。”4次尝试后,他终于如愿拿到了该证书,是广西首个获此殊荣的人。
在申光宏的工作室里,除了一块块雕版,还有很多印章。申光宏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他从湖南来到桂林后,做的是楹联牌匾刻字工作,之后一直以刻字刻印为业。大家发现他的手艺很不错,找他刻字刻章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又开起了刻章店,主要经营着印章雕刻、刻字、字画零售、工艺品加工等工作。
申光宏告诉记者,刻章和刻板用的是同一种技法,只不过刻板的难度比刻章要高很多。“印章比较小,而板子比较大,而且刻板时也要考虑到整体性,整版的笔画都要均匀。”他表示,传统的雕刻技艺因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后继乏人,但他不愿让雕版印刷成为历史,因此也一直用刻章“养”着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华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古代文化的体现和延续,是值得保护的华夏文化瑰宝。”申光宏说。
■发展
2015年,“雕版刻字技艺”被列为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桂林雕版印刷技艺”又获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申光宏多次参加非遗文化宣传活动和各类公益活动,并现场讲解和展示雕版印刷技术。
如今,一些对这项技术比较感兴趣的老师、学生以及爱好者,也会到他的工作室参观、学习,也有人会购买雕版印刷的作品,比如修身格言、人像等。在他们看来,用这项传统技法印刷出来的作品更有质感。
在申光宏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块逍遥楼图案的刻板。据了解,这是申光宏为一次公益活动制作的,而这也是他今后打算尝试的方向。“桂林山水闻名世界,我想把这些山水刻下来,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也正在进行其他探索,让这项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申光宏说。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