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区:积极探索新路径 破除“天价彩礼”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2023-03-31 15:30:28 我来说说 阅读 1566

  本报讯(通讯员张耀)“以前村里彩礼价格高的有18万甚至再往上,现在彩礼基本都在3万左右,还有一些人家不要彩礼。大家改变了老思想,结婚不再‘穷讲究’。其实只要儿女能过得幸福,彩礼少点也没什么。”临桂镇凤凰村委丈田村民小组长阳双福感叹道。

  近年来,临桂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夯实乡村振兴制度保障。印发了《桂林市临桂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桂林市临桂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立红白理事会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强化群众自我约束,着重反对“天价彩礼”、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现象,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进一步明确量化标准,目前全区161个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通过抓“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进一步规范婚丧嫁娶备案登记报告制度。

  “2022年底,西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双桂带头做表率,在操办儿子的婚宴中,结婚流程由原来的13项缩减为5项,时间控制在一天以内,不上高档菜肴、高档烟酒,提倡‘拼盘菜’‘小盘菜’,平均每桌酒席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五通镇党委委员于善英说道。

  各乡镇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天价彩礼”难题,为农民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六塘镇实行“一中心一张网”的网格化管理,全镇76个网格员对大办酒席等歪风邪气进行监督,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让村民之间相互监督,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并以岚岩村为试点,施行文明积分银行,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积分制度,通过评比的形式推动移风易俗,全村已拆除门前封建迷信风水墙30余道,大办酒席、“天价彩礼”现象基本消除。会仙镇沐宦头村联合临桂区农商行建立沐宦头村文明“积分制”,由村民理事会成员、村委干部等组成“积分制”银行办公室,每季度对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打分。通过设置“星级文明示范户”流动红旗等方式,细化婚丧事宜规定,柔性制定彩礼标准、随份子限额、酒宴标准和奖惩办法,充分发挥“积分制”在“刹歪风、正民风”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临桂区投入50多万元,在辖区行政村、自然村制作了近1000块村规民约宣传栏。目前已在中庸镇穴田村委、两江镇培塘村委开展红白理事会试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彩调、小品、答题有奖等形式,广泛宣传《婚姻法》等有关婚姻法律法规,已开展7场“和谐和睦和美,共建幸福家庭”等红白理事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整合文明实践阵地资源,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临桂区文明办主任张芳琴说道。


责任编辑:曹榕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