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在行动】“三心”齐发力 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又舒心

来源: 桂林生活网 2023-03-16 09:50:28 我来说说 阅读

  冬去春来,新一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将如约而至。为助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今年“提振消费信心” 的主题梳理了3个相关案例,提醒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容易“踩坑”的一些情况,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直播间购物“翻车”反被诉侵犯名誉权

  消费者刘先生在某网红主播的直播间购买了乳胶枕头,收到货后发现跟主播描述的不一样,质量也很差,遂在自己的小视频账号上发布了枕头有问题的视频,随后就被多人举报该视频侵犯了他人名誉权,平台将涉及的视频进行了封禁,且30天内刘先生不得发布新视频。

  提醒:“直播带货”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维权难等问题,对于“网红”主播来说,粉丝出于对主播的喜欢和信任购买了其带货的产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提供售后,而不是请“水军”为自己“洗白”,电商不讲诚信也许商品销量一时走得快,但不一定能走远,提高品控和售后服务才是长久之道。建议消费者在直播间浏览商品、观看主播介绍时,要谨防被主播引导私下交易,对显示在屏幕上的优惠券和赠品数量进行截图,针对主播反复宣传的产品功效,也可进行录屏保留证据,收到商品时要注意查看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少发、漏发等情况,要注意保存交易凭证,如遇消费纠纷,及时向商家所在地或者电商平台所在地的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

  防水补漏遭遇“价格刺客”

  2023年2月3日,何先生发现家里卫生间出现漏水,遂在某电商平台找到一家用户评价很好的防水补漏公司,电话咨询后对方派师傅上门查看,并告知可能需要用掉3~5斤的胶,谁知完工后对方却称用了47斤胶,需收费6000元,与之前预估的价格相差了5000多元,何先生网上查询,发现该公司竟是一家开锁公司,连补漏资质都没有,认为自己受到了欺诈,故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目前,投诉人已撤诉,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了解,平台方已下架该公司信息,并表示以后会严格审查入驻商家的资质。

  提醒:消费者不可轻信从新闻网页、短视频平台、搜索平台、路面墙面张贴的宣传单等发布的房屋补漏广告,要尽量找有固定经营场所、证照齐全的商家,施工前建议先签订合同,约定好所用材料的品牌、预计用量、单价、保修期限以及超过预计用量的违约责任等内容,并妥善保管好相关凭据,及时维权。

  买裤子竟被“反向抹零”

  消费者罗女士来电反映,其在某运动品牌店购买了一条裤子,打完折是113.62元,商家实际收取了114元,另一条裤子打完折是199.5元,商家实际收取了200元,罗女士认为该商家收费方式均是直接“反向抹零”,存在乱收费的情况,来电要求商家退回多收价款。经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商家已退还多收价款,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店进行了宣传教育,要求商家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

  提醒:“四舍五入”原本是为了减少现金找零的麻烦,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迅速发展,付款已经能做到精准支付,“反向抹零”则是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行为,每次收取的金额虽少,但侵犯了消费者权益,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从而造成客户的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消费者消费时要保留好小票收据以及付款凭证,经营者要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维护好自身口碑,勿因小失大。

  良好的消费环境需要经营者、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经营者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监管部门履职尽责,执法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费者行使社会监督权利,发生纠纷时积极维权。只有三方齐发力,携手营造诚实守信、服务至上、放心便捷的消费环境,才得以实现放心消费提振消费信心。(文:唐瑛)


责任编辑:杨艳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